孫巧英
【摘要】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會計工作的支持。但是社會轉型時期在各種利益驅動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也日益突出。遵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并且關系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因而新時期會計人員不僅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更要對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給予重視,通過深化職業道德建設,在工作崗位中樹立起嶄新的風貌。本文具體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情況,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會計人員 職業道德 建設
會計工作是社會經濟運行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更是其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是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體現。當前,我國企業單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整體情況良好,但還存在不少缺陷,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針對會計人員的法律法規主要有《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但是現有法律法規對會計人員如何有效地開展職業道德建設,以及違反職業道德應承擔的貴任則沒有給予清晰的界定。除明確觸犯法律法規以外,對于職業道德的漠視很多時候也并沒有給會計人員帶來應有的懲處。所以執法人員在工作中也面臨缺乏執行依據的問題。
(二)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信息失真分為無意失真和故意失真,無意失真也是過失性失真,是非故意的,是由于種種原因會計人員不小心弄錯了會計信息,導致會計信息與實際信息不相符,會計人員也不會因此獲益,往往都是個人行為,且容易被糾正;而故意失真則是有目的的對會計信息進行造假,會計人員為了公司或其他個人的利益,故意偽造、編造、隱匿、損毀、篡改會計憑證,隱蹣或刪除會計資料,故意鉆法律的洞子,這種行為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會計的準則,導致會計信息與實際信息不符,國有資產流失,國家稅收的流失。
(三)社會環境的影響
首先從市場經濟環境來看,對于經濟效益的追求會影響到會計人員的道德與誠信。會計工作是對組織經濟運行情況的反饋,其中也摻雜著所方面的利益關系,勢必會導致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動搖。其次從社會轉型時期的環境來看,各種不良思想隨時考驗著會計人員的道德天平,如果會計人員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會忽視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缺乏職業道德觀念。
(四)審計監督機制不嚴
組織出現違法違規行為與會計人員的工作有著密切的關聯,因而審計工作的實施也是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考察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組織發展過程中,相應的審計監督機制并不嚴格,不僅組織自身缺乏對審計監督重要的認識,甚至并沒有建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審計的權威性未能獲得保障,而外部審計更是難以有效開展。
二、會計職責道德缺失的危害
第一,成為某些人為了利益驅使的保護傘,鉆法律的空子,使某些違法行為蒙混過關,造成國家稅收的流失,對那些依法繳稅的企業不公平。
第二,會計信息與實際信息不相符,影響企業管理者、投資者、貸款人的決策,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未來發展,對其有不利影響。
第三,違背了會計準則,助長不良風氣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扭曲了社會的新青年的是非觀。
第四,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調節經濟的杠桿也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依法納稅是公民與法人企業的義務,漏稅侵犯了法律的權威,造成了國家的損失。
第五,對財會人員自身的信譽也造成了損害,對財會人員的精神壓力也有不好的影響。
三、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針對性舉措
(一)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優化會計從業人員環境
具體來說,會計管理改革首先要從制度人手,摒棄原有的委托代理制,改為會計委派制,以往的委托代理制是自經濟體制改革衍生的,因為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所有者可以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委托給代理人,而其自己則不用直接參與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道德風險問題的出現創造了機會。而會計委派制同樣面向所有的經營主體單位,但會計管理人員確是由政府、審計機構機或企業所有者委派的,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由這三方共同考核并監督會計人員的工作,以便于及時傳遞給利益相關者真實、有效的信息,不僅能夠解決會計信用缺失的問題,還有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水平,進一步優化會計職業道德能力為所有的會計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從業環境。
(二)健全會計法律體系,強化企業外部監督
會計法律體系的健全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明確法律和道德關系的基礎上將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不斷完善會計法律體系,以此來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具體做法是:將會計職業道德納人《會計法》中,細化相關實施準則,并給予相應的可操作性解釋。此外,強化企業外部監督,主要是依靠財稅、審計、銀行及其他監察機構的力量,加大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力度,在這個過程中,各監管部門要明確職責,落實各項措施,確保監管工作的公正性,嚴肅處理違法行為,并采取相關手段進行約束,力求保證會計監督的客觀性與完整性。
(三)強化審計監督
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今后組織內部應當建立獨立的審計部門,使審計工作具備權威性和獨立性,審計人員能夠秉承客觀公正的態度,對組織運行過程中的經濟行為進行監督和審查,確保會計人員嚴守法律與職業道德,認真履行社會貴任。同時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應當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內部審計流于形式。此外對于審計結果的公示也是對會計人員的一種鞭策。
(四)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素質修養
會計活動的實現有賴于會計人員,因此,會計職業道德的構建與會計人員的素質修養有密切聯系。具體做法如下:其一,對于現任的會計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定期開展職業講座與教育培訓活動,鼓勵每一位會計人員積極參與其中;其二是針對會計考試制度的不足之處進一步完善,增加會計考試內容,將會計職業道德納入其中,從準入層面著手,保證會計人員的道德修養;其三是發揮輿論作用,加強引導,對于表現較好的會計人員給予相應的鼓勵,對不符合會計道德及規范的行為,要勇于抨擊,營造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任重道遠,為了促進會和企業健康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會計人員要以誠信為基礎,以身作則,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加強立法和監督,把握會計基本準則,進而推動經濟朝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鄂曉峰.經濟時代背景下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J],財經界,2017(20).
[2]賀思綺.轉軌時期會計的社會責任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