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登貴
摘 要:從一到六年級,數學教科書都會根據學生的智力發育階段、知識程度等制定教學框架,教師在這個框架內運用自己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達數學知識,這其中的教學框架便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具有教育指導性,包含教學重點與針對性。文章將圍繞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思考的問題,首先解析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然后從多方面提出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帶來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內涵;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6-14
數學從學前教育到中學、高中階段一直都是重要科目,數學科目包含的知識不單單是數字的計算,還囊括了許多生活常識。就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來說,一、二年級包含的是認識數字、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以及表內乘除法,除了這些最基本的數學知識,還有生活當中的錢幣認識、圖形認識以及認識時間、方向等,這些不那么純粹的生活數學知識都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會學到的。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除了數字計算難度增加,還會有固體、液體重量、日歷、統計可能性等生活常識的內容。是什么決定了在不同的階段為學生展示什么內容呢?便是數學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有重點性、針對性,同時具有漸進性,是數學教師教育的指南針。因此,根據核心素養需求改進小學數學課堂,能為學生帶來更大的益處!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首先核心素養并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數學課程標準對核心素養提出了多項明確的概念,其中包括了培養學生的數感,即培養學生認識數字、處理數字的能力,還有符號意識、對空間的辨別、幾何圖形直觀感受力等,這些都是核心素養比較直觀的內容[1],可以在教師的數學教育中起到導向作用,也將數學知識做出了歸納,讓教師分階段、循序漸進地講解適合學生的數學知識。數學的核心素養是隨著社會知識普及率升高、對人才素質要求有了更高的標準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數學不單單是一門知識學科,同時包含了許多生活文化,所以學生養成核心素養有利于幫助他們對數學知識融會貫通,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數學的核心素養即學生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用數學的思維、觀點和觀察推算方法等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還包括了對數學的興趣、意識和品質等。說到底就是能將數學知識真正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不僅僅是局限在書本的計算上。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包含了許多需要理解運用的公式,甚至學到后期,知識會變得更加抽象,需要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因此,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在學生的小學階段非常重要。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
數學學科邏輯性、結構性強,小學生的思維邏輯還不夠成熟,教師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學生學習,那么學生學習起來會很吃力。數學核心素養是幫助學生形成將知識融會貫通并運用的能力,所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要比只培養學生學科知識要重要得多。教師在教授學生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隨著學生知識的不斷積累,可以逐漸將知識點盡可能多地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示范實際運用例子,同時逐漸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連接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會逐漸得到強化[2]。教師身上都有教學任務,在學生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教授學科知識與培養核心素養的內容產生沖突怎么辦?當課堂時間不足以滿足完成這兩項任務時教師要如何選擇?有的教師會顧及教學進度選擇將數學知識灌輸到位,有的教師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但仔細思考,數學知識與數學素養是分不開的,數學素養的養成需要數學基礎知識來做鋪墊,所以,數學素養是不可能脫離數學知識而獨立養成的。
三、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1.培養核心素養重要內容之數學意識
數學意識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就是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敏感度,能夠有將生活現象運用數學知識有條理、有結構地分析。首先,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基礎知識是養成學生數學知識的前提,基礎知識不牢靠,一切辦法都是空談。基礎知識牢靠,教師要在讓學生識數階段就開始注重,小學認識數字是最基礎的一步,這樣才有益于后面知識的學習[3]。在一年級的識數階段,教師就可以利用象形卡片或是識數競賽等方法加深學生對數字的印象。還有普通的一百內加減運算等,越簡單越要注重。想要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聯系起來并不難,小學數學知識有許多生活常識。在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的學習內容中,學生已經有了前面所學的方向分辨、時間認識、圖形辨別,還有質量分辨等知識的基礎,在學習這一章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有結構、有條理地分析事物,隨便列舉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明白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事物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養成有條理分析事物的習慣,以此逐漸形成數學意識。
2.遵循核心素養理念傳遞人文思想
數學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一門學科,數學雖然是自然學科,但是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人文知識都包含著數學知識,傳遞人文思想也是核心素養的內涵之一。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并不是單獨的,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人文知識的聯系。
比如,少兒基本讀物《三字經》中包含許多淺顯直白的人文道理,同時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師可以從《三字經》的字數入手,向學生朗讀一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然后讓學生尋找《三字經》的特點,引導學生回答《三字經》每一段的字數,都是三個字;最后循著這個問題讓學生回答為什么這篇文章會叫《三字經》,學生便會逐漸領悟出因為字數而得名的道理。同樣,《千字文》也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如此應用[4]。如果教師繼續啟發,可以讓學生朗誦一首《春曉》,告訴學生五個字一句的詩叫五言詩,那么《春曉》是幾言詩?幫助學生舉一反三,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文知識的聯系,同時培養學生使用數學思維來思考知識的習慣。
3.培養核心素養重要內容之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讓學生能夠靈活變通的能力,而不單單是把知識用在純粹的計算上,數學思想也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亦即數學思想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思維,是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5]。比如在五年級第二單元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教科書上只是比較刻板的圖形面積計算,如果教師先帶學生復習矩形的面積計算,然后讓學生說說平行四邊形與矩形的區別,引導學生回答足球球門的各面是否為矩形,面積該如何計算呢?逐漸讓學生舉出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同時運用數學思想來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小學數學中能與數學知識相聯系的內容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教師細心地尋找,引導學生發現。
數學知識雖然邏輯性強,但其知識本質從來都不是枯燥的。只要教師能夠多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共同點,會讓學生享受學習,對數學產生興趣,注意教學結構與方法,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在教師的合理教導中自然便形成了。
參考文獻:
[1]阮黎濤.探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建與教學應用[J].新一代(教學實踐),2017(24):144.
[2]劉曉兵.核心素養,詩意的奠基—— 探究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實現[J].新課程(小學版),2017(6):228.
[3]張瑩瑩,朱 麗,吳曉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2016(25):103-104.
[4]陳六一,陳 剛.核心素養,詩意的奠基——兼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實現[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45-48.
[5]張炳意.彰顯學生主體:核心素養取向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意蘊與路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