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楊 于彩霞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疼痛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主觀感受,伴有現存的和潛在的組織損傷,①是機體對傷害刺激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疼痛是常見的臨床癥狀,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②疼痛可導致患者產生焦慮、煩躁、失眠、血壓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的變化,因疼痛不敢進行功能鍛煉容易出現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感染、術后關節強硬等并發癥。疼痛作為第5大生命體征,已經越來越受到醫護人員關注,因此合理、及時、有效的鎮痛可減輕或防止疼痛對患者身體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響,促進康復。
一 患者疼痛管理目的
1.評估患者疼痛,采取措施及時控制或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2.將疼痛帶來的心理負擔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
二 疼痛管理對象:入院主訴疼痛或可疑疼痛患者、術后及創傷患者、正在接受鎮痛治療的患者、腫瘤患者等即為疼痛管理對象。
三 疼痛評估工具
1、口訴言詞評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 )。將疼痛分為4級: 0級:無痛。 Ⅰ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 Ⅱ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使用止痛劑,睡眠受干擾。 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有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
2.數字等級評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用0~10的數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劇痛,讓患者自己選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強度的數字。分級標準為:0無痛,1~3輕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3.面部表情評分法(faces pain scale, FPS ):該方法用6種面部表情圖片代表不同強度的疼痛,從微笑至悲傷至哭泣來表達疼痛程度。
四 疼痛處理原則
1.設立疼痛控制目標:
(1)疼痛強度評分≤3分;
(2)24小時內突發疼痛次數≤3次;
(3)24小時內需要解救藥的次數≤3次。
2.制定疼痛評估原則
(1)患者的主訴時診斷患者有無疼痛及疼痛程度的主要依據。
(2)全面評估疼痛了解腫瘤及疼痛病史、疼痛性質、程度,疼痛對生活的影響,治療史及相關的化驗檢查。
(3)動態評估疼痛評估治療期間疼痛的發作、治療效果及轉歸。
3.遵循疼痛治療原則:。醫護人員會根據病人的疼痛程度,選擇適當的藥物對患者治療;通常采用的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加心理治療的聯合治療方式,真正讓病人盡可能感覺不到疼痛。
⑴對于輕度疼痛患者(1-3分)使用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非甾體類止痛藥物; 首選口服給藥。芬太尼透皮貼劑是可選的給藥方法之一。口服和皮膚用藥后疼痛無明顯改善者,可以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針灸、冷療,非藥物治療(TDP,貼敷,中藥塌漬,微波,治療儀,心理疏導等)
⑵對于中度疼痛患者(4-6分)按時服用可待因片或氨酚待因片等弱阿片類藥物,并可合用非甾體類抗炎藥。
⑶對于有重度疼痛(7-10分)的癌癥患者,按時服用強阿片類藥(以嗎啡為代表) ,并可同時合用非甾體類抗炎藥。麻醉性鎮痛藥物和輔助性鎮痛藥物。一旦選靜脈輸液泵人、患者自控鎮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平衡鎮痛(balanced analgesia )、超前鎮痛(preemp tive analgesia)等。WHO的二階梯 鎮痛療法癌癥疼痛患者適用。
⑷非藥物止痛法。松弛療法、音樂療法、治療性觸摸、神經電剌激療法、情感支持療法及其他方法(如暗示、催眠、冷熱療法、超短波電療、磁療等方法)。
五 疼痛管理體會
1.對于醫護人員
⑴加強了護患溝通和情感交流,融洽了護患關系,使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使得醫生、護士與患者溝通交流增加,患者感到醫護人員非常親切。
⑵觀念得到轉變。由于消化道腫瘤患者病程長,持續反復性的疼痛,使患者長期被疼痛折磨,對生理及心理造成不利的影響,不僅使日常工作無法進行,也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社會交往。在臨床上,既往醫務人員也只是在患者疼痛劇烈時才為他們使用止痛藥。而這對患者的恢復都是非常不利的。它轉變了醫務人員對疾病的治療理念,積極參與疼痛管理。
⑶使疼痛管理更加規范化,在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疼痛管理后,通過制定疼痛評估流程,能夠正確規范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記錄,規范化鎮痛藥物使用,制定患者疼痛護理管理流程,患者疼痛得到減輕,使得患者對醫護人員有了充分的信任和更加積極的配合。
⑷使醫患護患關系更加和諧,融洽。醫患糾紛大大的減少。
⑸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提高了病床的周轉率,從而更有效的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利用率,明顯減少了住院天數。
⑹進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整體水平及在廣大患者心中美好形象。從而提高了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對于患者
⑴通過對病人的心理疏導,陪伴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病人對疾病,對疼痛的壓力與恐懼,分散病人注意力,如使交談,聽音樂等方法,讓病人參與到護理計劃當中,學習一些預防及減輕疼痛的技巧。對患者進行疼痛知識的宣教,減少了患者對疼痛的恐懼。
⑵通過疼痛評估,個體化、多模式、超前的鎮痛方案以及積極與患者溝通教育達到緩解、減輕患者疼痛,以確保“無痛是患者權利”的理念實施,顯著的提高了患者在整個疾病治療過程的生活質量。
⑶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及相關副作用。使患者能夠在疼痛耐受情況下進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鍛煉,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預防并發癥,節省費用,縮短平均住院日。
⑷實施系統化規范化的疼痛管理,護士給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疼痛處置信息將增加治療依從性,使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改進臨床效果,減少患者的焦慮。使患者更早的開展康復訓練,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⑸責任護士通過對患者及家屬的疼痛教育及評估,每月健康教育課堂的開展,為患者提供疼痛知識教育。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疼痛相關知識的介紹,使患者及家屬配合并參與疼痛治療過程,指導患者進行疼痛的自我管理。
疼痛管理是腫瘤醫院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做好“疼痛管理”, 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既能減輕病人痛苦,又能密切醫患關系,提高病人的滿意度,使其在無痛或盡可能輕的疼痛中獲得治療,更早地開展康復訓練,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在無痛病房里,醫護會應用全程無痛、超前止痛、安全止痛等新理念,采用多模式、多階段、多途徑、多藥物的方法對患者進行疼痛管理,在消化腫瘤內科建立無痛病房護理工作模式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CleveLV,BossertEA,SavedraMC.Scientificinquiry:cancerpaininchildren:theselectionofamodeltoguideresearch[J].Journalfor SpecialistsinPediatricNursing,2002,7(4):163-165.
MerbothMK,BarnasonS.Managingpain:thefifthvitalsign[J].NursClinNorthAm,2000,35(2):37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