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俊霞
摘要: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新時代,不僅體現在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文化也在不斷向著多元化的方向逐步邁進,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漸漸提升。這也就給作為培育祖國建設人才重點基地的高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如何提高高校大學生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以及他們的承壓能力、良好的工作生活態度等綜合素質,是高校老師們亟需思考的重要課題,為此也就賦予了新時期下高校思政和就業指導教育,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在實踐教育工作中逐漸探索具體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就業指導
引言:
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都是高校重點研究的目標,特別是現如今人才擇業越來越困難的新時期背景下,已經成為社會發展戰略章程中迫在眉睫的難題。為此很多高校逐漸利用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的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的就業素質和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鍛煉學生面對壓力時的良好心態,以及積極樂觀的工作自信。就業指導可以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工作機會,最大程度上保證所選擇的工作與自身的特點和理想相吻合。將兩者進行整合,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還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個人水準。
一、思政教育對高校的重要意義
高校既然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就必須要保證學生的思想道德規范,不僅是因為思政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的必備要素,也因為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直接關系到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所以說,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至關重要,可以讓老師及時發現學生不健康的思想行為,然后采取相應手段扼殺這些不良想法的萌芽,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養成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念。
二、就業指導對高校的重要意義
就業指導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一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清晰辨別目前的就業形勢,并且樹立正確擇業觀念。畢竟大學生最終都是要走向社會的,因此就業是他們走向社會所面臨的第一個門檻,他們的擇業能力會對能否成功就業產生直接的影響。高校教育雖然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步,但是畢竟沒有經歷過社會的實踐磨練,所以他們在遇到就業挫折的時候很難從容淡定的面對,經常會出現一些消極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但是通過就業指導教育,就能幫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有目標有針對性的為之努力,掌握更多的就業技巧,為學生順利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中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很多高校都意識到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育中仍舊是以專業技能和知識能力為主要內容,反之對提高學生素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業指導教育的重視程度就遠遠不足。這也就導致學生在校學習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專業知識為主,忽略了自身個性特長的施展,職業規劃逐漸趨于形式化,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進步。
(二)師資力量不足。
學生和老師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師資力量是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但是因為現階段進行思想教育的是老師,進行就業指導的是相關的專業部門,兩者的內容不盡相同,且互不聯系,也就發揮不出最高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更高效的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就業能力,首先就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否則只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三)教育方式陳舊。
當前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無論是教育觀念還是手段都需要及時更新,但是根據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很多高校還都延用以往陳舊的教育方式。根本無法得到學生的高度配合,而且久而久之的說教還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叛逆的心理,也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陷入了困境,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價值。
四、加強新時期下高校思政和就業指導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兩者的重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已經成為新時期下非常重要的教育使命,所以高校輔導員一定要充分重視起來。在這方面,高校可以與相關的企業達成密切的合作,通過企業中的專業人員來進行對學生的就業指導,便于日后可以從高校直接吸納優秀的人才。這樣一來就能有效打破校園限制,讓學生真正了解到社會企業的發展形勢和需求,在就業時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以至于更精準的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
(二)壯大師資隊伍。
為了更好的落實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高校必須要不斷壯大師資隊伍,以便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推進。需要加強高校輔導員的專業水平,以及他們的綜合素質,并且引導老師深入社會實踐,了解到社會發展的真實行情,進而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提供更真實可靠的信息,切實為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除此之外,還要將老師的教育成果納入績效考核,促使老師約束自身行為規范,調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主動意識。
(三)教育方式創新。
良好的教育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配合程度,還會使教育效果最優化。所以老師在實施就業指導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幫助他們找準擇業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老師可以構建一個相對開放和諧的網絡平臺,在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老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招聘會模擬情境,指導學生如何加強招聘技巧,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大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原動力,尤其是在新時期下,更是社會建設進程中的中流砥柱。需要老師利用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拓寬學生的發展前景,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奠定夯實的基礎。并且加強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就業指導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念,以及良好的就業態度,是學生在以后工作發展中的強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汪玲, 朱文星. 試論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整合[J]. 傳承, 2013(2):38-39.
[2]王帥,賈東海. 試論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整合[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32(23):257-258.
[3]楊少英, 朱艷麗. 探討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整合[J]. 高考, 2013(5):94-95.
[4]趙云霄, 楊丹. 淺析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J]. 經營管理者, 2017(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