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蓓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我們社會的需求,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與不斷發展,當前的教育方式緊迫需要改革。小學語文是我國教育的奠基石,小學語文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和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應該利用一些新方法、新途徑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師生之間更有效的進行互動,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學習效率,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學生;語文課堂;活起來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深化新型的教學方法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適當的在課堂上創設或者引入一些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這些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運用一些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它的產生和立意是諸多教育工作者對于教學經驗的總結,對社會和生活與教學的進一步聯系和加工后逐漸形成的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多種有效方法進行教學,例如講故事、在課堂內做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音樂欣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等一些方式。通過多樣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語文課堂,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本文就簡單介紹幾種比較常用的方法。
一、聯系實際生活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和生理上均不成熟,有些詞語的意思不是很清楚,有的詞語太過官方,并且他們不能夠做到長時間的聚精會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實際生活與課堂教學聯系起來,這樣舉生活中恰當的例子,可以使課本知識通俗易懂,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可以讓學生愉悅的學習,在學習中老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腦子里要有無數個為什么,古語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社會需要的不是只知道讀課本的書呆子,需要的是能將知識與實際相運用的人才。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更應該養成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好習慣。小學生應該多了解生活,結合實際思考書本上的知識,從生活中發現知識點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創建生動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特別重要。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老師應當努力創建一個生動有趣的語文教學課堂,利用當前的信息多媒體技術、數據信息技術以及電子圖書館等吸引學生的眼球,充分帶動學生的活力以及積極性來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得語文課堂活起來。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該多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以此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熱愛課堂,喜歡和老師一起進行小學語文學習。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創設一些符合實際的情境來進行教學,通過創設情境一方面調節課堂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研究學習。老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進行團隊化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大大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參與性,同時為學生以后良好的學習行為奠定了基礎。
三、小組合作教學,培養合作意識
語文最為一個語言學科,聽,說,讀,寫是它的基本要求,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基礎夯實了,在語文的學習上學生才會有更大的成就。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從小學生做起培養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基礎。對于我們國人來說母語的聽和說來說問題不是很大,很多學生只有努力就可以做到,但對于讀,我們還得繼續努力。語文的朗讀不是照著書本念而是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帶著感情去讀書,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去理解作者的寫作內涵,這對學生的語文素質涵養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同學分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然后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例如在學習《中華少年》時,老師可以分組讓大家進行朗讀,幾個組進行比賽,最后又老師或者是學生投票進行打分。由于是最后對團隊打分,那么在朗讀的過程中大家就會比較注重團隊的合作,學著等待理解他人,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給了每個人練習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朗讀時學生會跟著大家的節奏一起進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整體榮譽感,這種方式可以促進課堂的學習氛圍,營造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在課余時間,老師還可以準備更加豐富有趣的小組朗誦比賽,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文知識,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鮮活起來。
四、互換角度進行趣味學習
在小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適當的和學生角色互換。例如在學習古詩時,老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預習,讓一些學生好好準備一下,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上講臺講課,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就坐下面聽學生講課。學生講完課后老師可以進行點評或者請其他的同學提點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學生可以從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另一個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是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提高。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可以關注學生的反映改進自己以往的一些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王安石的《船舶瓜洲》這首古詩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試著講課,對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進行賞析,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最后,老師可以對這首古詩進行更準確的講解,深化學生對這首古詩的理解。通過角色互換,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老師的辛苦,有利于學生養成理解他人的良好的性格。在互換角色時,老師還可以和同學一起組織一個評委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排序,對優勝者提供恰當的獎品,這有利于學生健康的競爭意識的培養,有利于課堂學習氣氛的濃厚,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畢艷玲;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J];課程研究; 2017年6月.
[2]李 晶;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J];語文教學與研究.
[3]王宏志;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J];教學實踐; 2016年6月.
注:課題名稱:小學課堂表演教學研究,課題號:ylxq20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