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檸妨
摘要: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逐漸受到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貼近小學生日常生活的內容來輔助教學,不僅能顯著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小學生運用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除了能夠有效開發小學生的智力之外,還可以使得其知識面顯著拓寬,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所以本文嘗試從生活化角度探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以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生活化角度
當前,隨著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上升,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落實,基于生活化角度的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相對于傳統數學教學存在的與生活脫節的情況,生活化角度的小學數學教學觀念已經被教師和學生普遍接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無處不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把課堂的學習定位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面,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對數學的學習,協調好“數學”與“生活”的內在機理,使社會生活成為學校教學的實踐場地。
一、基于生活化角度的小學數學教學意義
1.生活化角度的小學數學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小學數學實用性更強。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單純講解數學公式和規律,并且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則勢必會導致學生認為數學太過枯燥,并且很難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而如果將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則可以有效提升數學的趣味性,通過應用生活方面的知識和現象促使數學的抽象思維轉變為形象思維,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對于學習更加的輕松,同時也提升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率。
2.幫助小學生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是由生活升華而成,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基于生活化角度開展教學過程,能夠引導學生積極聯系實際生活來解決問題,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達到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同時,生活化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在生活中的數學意識,使得他們能夠在生活中自己應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能夠培養小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小學數學的學習需要依賴學生不斷思考和練習,而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則是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充分聯系起來,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有效思考的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從發散的角度思考生活中所存在的數學現象,學生很快會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生活和數學之間的聯系,并且形成積極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的領悟和理解能力。
二、當前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忽視構建教學情境。生活化的教學,其本身就是需要源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所以教師應當確保教學貼近生活。通過構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合到現實生活中去,達到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興趣的目的。但是當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還是過度注重傳輸,不注重構建真實形象的教學情境,不注重維持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很難理解數學中的公式和定理,并且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2.所采用的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實際脫節。基于新課標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盡管在大部分學校都得到了應用,但是不同的學校所取得的效果卻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部分教師因為不注重對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研究,導致其所選擇的教學內容相關材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脫節,出現數據不準確、太過夸張等情況,誤導學生,使得學生難以理解教學內容,這與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目的相違背。
3.教學評價缺乏生活化內容。盡管大部分學校都已經落實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但是學生成績依然是教師用來評價數學教學效果的唯一方式,其完全忽略了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評價,單純的成績會導致學生出現成績波動大以及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的情況,對小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存在負面影響。
三、基于生活化角度的小學數學教學具體措施
1.確保教材內容生活化。教學內容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同時也是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針對小學生缺乏抽象思維能力的問題,教師應當靈活的使用教材,將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充分結合,把理性知識轉變為形象且貼近學生生活的現實問題,讓學生能夠基于現實生活的感受來理解數學知識,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目的。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把生活知識與例題講解相結合,在進行例題講解的時候,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通過此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例題內容,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2.確保教學方法生活化。對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其過度看重教學目標,忽略教學過程。而生活化教學,除了需要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之外,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側重記憶公式等形式,生活化教學則是采取構建教學情境來展示公式和數學的相關特征與概念,并且讓小學生掌握實際生活中對于數學公式的應用。所以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當是基于生活理念,構建與生活相關的數學情景,讓學生能夠身處該情境中,自主的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以此來幫助學生從感性角度理解數學知識逐漸轉變為從理性角度,使得知識逐漸內化,并逐漸形成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確保教學評價的多元化。應試教育理念導致教師普遍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而當前全面普及素質教育,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綜合發展的需求,所以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中,應當合理增加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評價,針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意識、應用意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速度、針對同一問題不同生活情況的應變能力、將抽象邏輯推理轉變為形象直觀過程的速度和能力等作為評價參考依據,以此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四、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進而提升數學的教學質量。所以,我們應當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入手,加強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玉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01).
[2]邢亞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J].學周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