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圣月
摘要:產品設計都有著不同的設計元素和整體風格,每個作品的設計背景,都隱射出本國產品設計風格的整體走向和設計趨勢。本文篇幅有限,主要著重分析了中韓在一些日常的餐具類產品設計中的表現手法和方式,在結構、材質、色彩等要素中的體現,并闡述了一定的使用原則和整體風格進行詳細對比研究。就中韓日常的瓷器餐具外觀設計為主線,進行對比中韓的瓷器風格差異,綜合整理出中韓產品設計風格的走向。風格化作為一個產品設計最終展現出的整體感受,在未來的產品設計領域會引領著更加多元化的設計手法和更多風格的展示,會讓我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風格;餐具設計;中韓;極簡;多元化;對比;瓷
一、中韓產品設計起始歷程
(一)歷史及淵源
1.中國。
其實,起初中國人對產品設計還是沒有太多的概念性的東西,中國那時的手工業很發達,會手工的去做陶瓷、石頭、竹子等一些生活必需品的設計,例如餐具類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也說明中國起初就很注重傳統的元素。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的設計轉型期,主要是仿制和引進,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發,和“海爾美的”等家電業的出現,中國人認識到設計產品的重要性。然后是上升期,是從21世紀到現在,為了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中國產品設計處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再加上政府和國家對產業設計的重視和支持,產品設計地位蒸蒸日上。
2.韓國。
韓國的產品設計應該從 1960 年開始。在這之前,韓國的產品設計貢獻僅停止于美術層面。眾所周知,韓國地少人密,資源極度匱乏,僅依靠對產品的深加工來促進出口貿易。在這方面,產品設計在韓國發揮了舉重若輕的作用,極大地推動了韓國經濟的發展。
其實,韓國產品設計最開始稱為產業設計,一開始是以整體的產業理念去教育學生的。從上世紀7 0 年代后,產業設計才分為產品設計和視覺設計兩個方向。
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消費者對產品的外部因素或者說外包裝等方面越發地看重,所以,韓國抓住主流市場,將產品設計重心放在主產品的外觀外造型設計和外包裝設計。所以,韓國對于產品的外形和包裝設計很有研究,時尚風格成為韓國風格的模式之一。
(二)中韓設計理念和模式差異
1.設計理念。
因為中國的設計理念起步晚,很多方面都比西方要更薄弱一點,很多風格和樣式初始都是模仿西方現有品或國際風格與本國風格簡單的結合,缺乏本國的設計語言和標準。中國實際設計進程中在風格、思想、 經營等很多方面在借鑒過程中,與中國國情存在沖突,因為設計基礎的欠缺,中國很多設計作品沒有逃脫西方風格的籠罩。而中國迄今為止,比較有特色的設計理念和標準是“以人為本”,很多設計比較人性化,全方面為人類提供便利服務,以“名族精神和人民生活”為理念使中國的設計走向國際。
韓國的總體設計理念,眾所周知的應該是“時尚潮流”,所以韓國的產品設計在政府扶持下透露出一股活力和獨特魅力。韓國的電子行業算是領頭者,有一種認真勁兒,因為產品細節的注意和簡潔的外觀透出一種親切感,這正是中國缺少的東西。韓國的設計理念偏向于不僅是數碼類還有很多生活小物品,因為和生活最貼切。這種細節的點點滴滴就是韓國設計的魅力。
2.設計模式。
韓國和中國的設計模式還是很不一樣的。韓國的設計偏向于“可視化”,就是韓國的設計給人一種很重視產品的外觀,可能和國慶有關,韓國的設計喜歡以“產品外形”以主線,注重產品的流線型設計,大都呈現白色、純色、典雅的風格,這也導致韓國的主流市場大多數都是數碼類產品。
中國的設計偏向于為人民服務,所以中國的設計模式讓人很欣賞的一點是設計產品對人民生活一定是帶來某種便利性和方便性的,同時中國的設計模式偏向于“深入淺出”,其的切入點一定是一個有代表性的角度,人民的問題,但最終就是人民生活得到解決,這是中國設計模式的優點。
過去的幾年,中韓的傳統文化產品方面都有著不同國家的特色和風格,韓國的設計大大依托著中國的市場,傳統的思想和文化產品也受到中國熏陶,中國也有很多和需要和韓國合作的地方,我覺得在中韓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韓的設計格調會占據亞洲主流市場,并取得國際大舞臺的一席之地。
二、以中韓餐具用品為例的中韓設計風格分析
(一)中韓餐具用品設計的歷史及傳統材質
1.中國。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很多產品一直透露著“中國風”設計。 我覺得中國風的產品設計風格一直保留著中國的華夏文明和傳統,也是中國設計特色之一,無論說產品設計還是視覺傳達或是家裝建筑,首先陶瓷、京劇、臉譜、山水等一系列中國元素都會映入腦海。中國幾百萬年前,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餐桌用品的設計風格最能體現中國設計風格。
瓷器前身原始青瓷是由陶器向瓷器渡階段產物,中國在新石器時期,發現制陶瓷的方式,藝術家在創作時將其技術與“道”融合,陶瓷關于“土與火”的契合,,深受哲學思想影響的“陰陽道”講究天人和一。
中國陶瓷設計理念追求一定的規律性,它重視人與用具、神形之間的相互交融。這種終極追求使中國瓷具用品十分和諧:實用性與審美性,外觀物質形態與內在精神意蘊,藝術與技藝的等。紋飾的設計和大小,由陶瓷器具的整體氣勢和特色來定。中國的餐具,碗、碟、勺子絕大部分都是圓形的,特別是碗類,開口比較大的圓,比較柔和,碗的深度不深,但是很飽滿,也體現了中國設計風格的一種自然飽滿、融合,象征圓圓滿滿,至于瓷具的紋飾風格,我覺得中國瓷具的紋飾比較豐富,原因是瓷器在中國有吉祥的寓意,如果有人過壽,喬遷之喜,有些人會選擇一些印有“喜”字或者豐富圖案的瓷器。至于家中的常用瓷器圖示也是有一些吉利的“青花”或是花飾、松鶴、八仙、年年有余等吉利寓意的,也象征中國比較喜歡有一些寓意吉祥的設計想法。
2.韓國。
其實,韓國的瓷文化是受到中國的影響的,但又因為是鄰國所以很多文化傳統都有相似的地方,韓國大部分的餐具也都是瓷類的。只是圖案和展現的外國風格卻和中國的大相徑庭,展現出了韓國特色的餐具。
韓國因為也有一些飲食文化的元素,韓國的日常用碗和碟子,看起來沒有中國的碗口那么大那么飽滿,韓國的瓷碗瓷具,可能很小巧,但是碗的深度比較深。韓國的碗的紋飾并沒有中國的吉祥寓意那么多,大都數韓國餐具的外觀設計的比較有深度,大小不是很大,但種類比較多。韓國餐具的圖飾不是很多,有的甚至沒有圖案,主要靠不同顏色和材質區分,其無裝飾也象征著韓國極簡主義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除了瓷類餐具以外,韓國的筷子和碗很多是由鐵類制品完成的,使用時很重,我覺得這個沒有中國的木質筷子輕便,也體現出中韓的餐具文化差異性。
(二)中韓餐具外觀設計風格差異化原因
中韓餐具外觀設計的不同主要來源于飲食習慣、中韓文化和審美觀念的不同。
日常餐具中,因為瓷的用處在中韓的定位不同,中國人把瓷看成一種吉祥的象征,中國瓷碗的設計更偏向于一個正圓的碗口設計,象征著圓滿和家人團圓。其紋飾比較繁復,但都是一些有吉利元素的圖案,代表一份祝福和心愿。而韓國的瓷碗設計風格定位更有點偏韓國藝術,韓國的餐具外觀更加素雅和藝術,韓國的設計一開始起源于美術,所以他們很看重整體,他們認為沒有圖案的餐具更加有一種簡單的美感。
其次,飲食習慣不同。中國人口繁多,因為“圓”在中國國人心中其實是一種美好的寓意,中國人喜歡很多人圓桌一起吃飯,喜歡吃火鍋,大桌菜,所以中國的菜品總是種類繁多,所以中國餐具的設計大都比較輕便,瓷具瓷碗的厚度都比較薄。對比韓國,因為韓國的日常餐桌飲食方式屬于一人一份餐的模式,也有一起吃但可能只吃一種,大都是單人份的餐品,所以韓國的餐具比較有分量,碗壁很厚很深,有一種實在的感覺。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觀念的不同,其實中韓屬于很多文化風格有相似的,而導致餐具風格不同主要還是因為中國人“圓”的思想,中國人因為是人口大國,很喜歡團聚一起吃飯,所以很多餐具都是正圓形的設計。這點和韓國很不一樣,韓國很多人其實屬于獨居模式的,十分注意見面的儀式感,所以每家每戶可能餐具的數量并不是很多,但都少而精美。
還有中國人喜歡熱鬧的特點也給中國很多產品設計的風格帶來影響,中國的設計應該說產品的豐富度比較高,而韓國人很喜歡簡約突出重點的風格,所以中國餐具的設計風格偏向裝飾的豐富度和人文感受,韓國注重產品主次搭配的極簡外觀風格。
(三)中韓設計風格中的元素應用的優缺點
傳統設計元素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產品設計與其特有元素相結合,弘揚傳統文化,樹立國家品牌,是衡量優秀設計中的最佳選擇,但也要注意不要生搬硬套的使用,要注意協調。
中國人很喜歡使用中國元素疊加在設計里或者直接套用在設計物品的外形上,所以中國風格的設計到今天都沒有形成一個具體的規范。韓國現在的產品設計案例中也有很多元素和產品相結合的案例,韓國很看重整體的統一,所以韓國裝飾性的元素使用比較少,韓國喜歡將元素與產品本身融合在一起,重新創造出一個整體性的產品,風格更加統一,我覺得這個是中國需要學習的,讓傳統元素和產品本身融合,而不只是強制疊加。但韓國設計元素的應用因為抽象元素太多,所以不容易看出來,因過度統一,導致韓國的產品設計風格看起來有點單調。
在設計進程時,懂得傳統文化結構的重塑和創新,并用現代設計的審美原則創造產品。
三、中韓產品設計導向理念
(一)中國產品設計及審美理念
中國傳統的審美理念里,人們認為天地有“道”,人們認為一切事物美的源泉是天地大美,一切事物最美的不是外觀之美、形美,而是神美。所以中國的審美理念呢,更偏重一個產品背后傳達的美感。
中國偏向對稱和中和之美,又注重傳統文化的運用,中國文化元素繁多,如今的中國產品風格屬于一個傳統元素和現代產品交融的狀態,屬于交融的風格,我不知道中國未來產品設計導向,但我覺得中國應該在傳統文化和現代產品之間找到一個設計風格的平衡點,讓這種融合體現的更自然,更好的展現中國文化和設計風格。
(二)韓國產品設計及審美理念
其實韓國在產品設計領域也算領袖者,加上其極快速的經濟繁榮發展和潮流文化,其設計更是獨樹一幟。韓國的作品上,我們可以感覺到柔和的線條和對比強烈的色彩,市場的激烈,人們會更想創造不同的風格,作品的呈現多元化。
韓國的設計業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魅力與活力。 除此之外,我覺得韓國的設計風格還有點浪漫主義情懷。因為韓國本來就是一個浪漫的國度,再加上韓流文化的廣為傳播,韓國的設計還是很深入年輕人心的。
我個人覺得韓國的設計風格,比較特別,韓國的設計教育者推崇設計背景的簡潔,讓人的視線盡量去注意到產品,產品風格也偏向極簡主義的風格,所以整體看起來韓國的設計有點低調或者說是單調。其實,細細看來,中國設計風格豐富熱鬧,對比起來,韓國的設計多了一份低調神秘的感覺,而且因為產品外觀的主次,讓人覺得和諧統一,所以韓國的產品讓人看起來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三)中韓產品設計風格交流
中韓兩國為鄰邦,交流廣泛,在佛教與儒教等文化領域有許多共同之處。許多韓企很早就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尋求發展,并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現階段的中國產品設計風格趨勢還是偏向于以人為本的傳統文化多樣化風格,而韓國又是充滿浪漫情懷的極簡主義風格。我覺得中國在追求風格或者產品風格多樣性上應該學習韓國的整體統一又不乏主次的設計,韓國應該豐富產品展現的多樣化,使產品看起來不再單調,追求豐富中的統一。
過去的幾年,韓國的產業規模成十倍在增加,我國對工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也在迅猛發展,而中韓的文化交流也在交流碰撞,韓國的設計大大依托著中國的市場,中國有很多和需要和韓國合作的地方,我覺得在中韓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韓的設計格調會占據亞洲主流市場,并取得國際大舞臺的一席之地。
四、中韓融合的產品設計未來期許
其實,無論哪個國家的設計風格,我們最終會走向一個設計大融合的設計趨勢。如今社會快速發展,國家的興興向榮,帶動產品設計成為國家和國際都很重視的產業。未來的設計風格一定是融合百家之長,走向設計大融合,達到更高的設計全球化。
中韓作為亞洲鄰國,文化背景相近,中國依托韓國好的設計格局和潮流元素,韓國也離不開中國的強大平臺和市場,所以中韓產品設計風格的互相融合和統一會讓本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找到平衡點。
在未來,產品設計會變成領軍行業,我們不僅要做國家風格的設計,更要推廣出去。無論是什么時候,我相信名族文化發揚和國際融合才能創造出更多元的世界設計風格。
參考文獻:
[1]何景浩.設計在韓國的輾轉[J].科技咨詢導報,2007(21):102.
[2]《淺談中國傳統陶瓷設計藝術的審美性》[J].學術期刊,2009年33期.
[3]《工藝與剪紙藝術常識》[M].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1-05-01.
[4]《中國旅游文化》[M].鄭州大學出版社 2014-09-02.
[5]世界各國工業設計對比[OL].百度文庫.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