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紹了高效灌溉新技術在遼寧地區的推廣應用。通過實地推廣示范,達到了省工、節能、增產、節水、生態的效果,優化形成本土化實用技術模式。為遼寧地區節水農業的發展提供新的途徑和示范參考。
【關鍵詞】 遼寧;高效灌溉新技術;效果;示范
1.引言
推行高效節水灌溉是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在遼寧農村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但目前,節水灌溉工程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效節水灌溉的有效開展。因此,要重視并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積極推廣高效灌溉新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2. 目前農村水利工程節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農村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劃不合理。在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進行規劃的時候,依據的資料常常是過時的,已經不能適應現如今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從而使得設計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夠重視農田水利灌溉節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工藝要求相對比較高,工程管理人員比較重視對灌溉節水工程的施工階段,然而在節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現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對其進行管理的現象;三是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不是十分合理。建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然而因為受傳統的種植方式以及種植觀念的影響,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沒有多少變化,采用的種植方式還以小麥和玉米為主,這就使得農田節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發揮增效以及增產的作用。為了有效地提高農民的經濟水平,在農田的節水灌溉工程的區域之內,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認真做好宣傳工作,努力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進而改變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種植結構。
2. 高效節水灌溉推廣的必要性
從現代農業發展趨勢上看,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條件相對較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對高效農業發展有重要作用。把節水灌溉作為革命性措施來抓,把節水放到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水價形成機制。全面推行各種節水技術和措施,發展節水型產業,建立節水型社會,特別指出要“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減少灌溉用水損失”,將農業節水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推行節水灌溉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過去幾十年,我們強調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增加農業產量,而對人口、資源、經濟、環境協調發展重視不夠,對節水抓的不緊,“大水漫灌”浪費嚴重。通過調整經濟結構、用水結構、厲行節水,把節省出的水還給生態系統。
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帶動整體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健康發展。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要特別突出高效節水灌溉的主要特點,對各項主要指標進行嚴格的控制,實行農業連片或分區,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促進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成為現代化的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這就需要在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時,要進行合理、科學地選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較重要的原則:對不能進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嚴重缺水的地區,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并且種植的農作物一般是經濟作物的地區,對當地干部和群眾的思想相對來說比較先進、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積極支持的地區,對社會治安整體狀況較好的地區等有優勢的地對進行優先選擇。在這些地區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夠加快建設速度,提高建設的整體效果,對周邊地區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3.高效灌溉新技術推廣項目
“高效灌溉新技術推廣”項目主要是在遼寧地區因地制宜推廣,能夠發揮長效的節水灌溉技術,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區域水資源分配矛盾。主要推廣技術包括:
(1)自清洗過濾器
自清洗過濾器是通過壓差控制進行自動沖洗的新型過濾系統,壓力可根據需求設定,當內外壓差達到設定閾值時,壓差控制器將排污閥打開,系統自動邊運行邊反沖洗,懸浮物和顆粒從排污口排出,可有效減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灌溉水由入水口進入機體,水中的雜質在長期累積作用下沉積在不銹鋼濾網上,由此產生壓差。通過壓差開關監測進出水口壓差變化,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電控器給水力控制閥、驅動電機信號,引發下列動作:電動機帶動刷子旋轉,對濾芯進行清洗,同時控制閥打開進行排污,整個清洗過程只需持續數十秒鐘,當清洗結束時,關閉控制閥,電機停止轉動,系統恢復至其初始狀態,開始進入下一個過濾工序。在過濾器安裝后,需要進行調試,根據地區水質特點設定過濾時間和清洗轉換時間。
(2)壓力補償式滴灌帶
壓力補償式滴灌帶通過內鑲滴頭實現壓力補償,利用滴頭內彈簧體伸縮調節彈性膜片改變出水口斷面,控制出水流量和壓力,使出水穩定,滴灌帶首尾壓力差得到控制,系統灌溉均勻度得到提高,單條滴灌帶鋪設長度增加,同時,可減小微地形對灌溉均勻度的降低作用,適用于地面平整度較低的地區或坡耕地地區。
4.結語
根據我省省情和農業高效灌溉的需求,本項目在汲取國內外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基礎上,在遼寧地區因地制宜的推廣實用有效、投資低、性能好的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通過實地推廣示范,達到了省工、節能、增產、節水、生態的效果,優化形成本土化實用技術模式。該技術從水源工程、首部工程和田間工程等多方面解決了無電力基礎地區節水灌溉技術能源問題,微灌系統堵塞問題和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系統成本等問題,為遼寧地區節水農業的發展提供新的途徑和示范參考。
參考文獻:
[1] 夏桂敏,韓建平,遲道才.《現代灌溉技術》.東北林業大學,2003..
[2]翁愛民.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9:179-180.
[3]王書紅.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初探[J].低碳世界,2014,17:125-126.
作者簡介:朱秀茹,女,1983年1月,遼寧省朝陽縣,本科,現從事水利規劃與設計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