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夢瑩
【摘 要】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崇高性,是各種統治階級意志和精神的集中體現。憲法充分實施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全面發展。憲法實施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憲法實施的發展趨勢與公民對憲法實施后給予的評價是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的,且必須有機統一在一起,大多數情況下,憲法實施后所產生的結果和信仰為憲法的實施創造了有利保障。依憲治國離不開憲法的有效實施,體現出其功能的發揮,同理憲法的實施也依附在主體對憲法實施后給予的評價之上的,從而彰顯出給予憲法實施存在的肯定價值。由此,從理論上對憲法實施評價進行研究對憲法的實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憲法實施行為評價;憲法實施結果評價;憲法實施評價機制
有學者指出“十億人民養成人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觀點和習慣,同違反和破壞憲法的行為進行斗爭,這是一個偉大的力量。”i只有全體公民自覺地維護憲法和遵循憲法,同與憲法相沖突相抵觸的行為做抵抗,才能為憲法的有效實施創造條件。憲法實施評價主要指“國家有關機關或公民個人以憲法規范、立憲價值取向及社會發展需要等為標準,對憲法實施行為和憲法實施結果所作的價值評判和衡估。”ii憲法實施評價主要針對憲法如何對憲法實施的狀況作出評論,這種評價更多的是關于憲法實施過程以及產生的結果而作出的。在學界里常見的分為憲法實施過程產生的行為和結果評價,即憲法實施行為評價和憲法實施結果評價。
一、憲法實施行為評價
憲法實施行為評價構成了憲法實施結果評價的前提,沒有前提的產生無從談起行為導致的結果。從根本上分析,結果決定著行為是否有價值意義,因此憲法實施結果就是憲法實施行為的體現,憲法實施結果評價促成著憲法實施行為的價值實現,同理,憲法實施行為評價是關系著憲法實施結果評價的直接因素,從某種意義上研究,肯定了憲法實施行為評價和憲法實施結果評價的價值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憲法實施的多樣性直接影響了憲法實施行為的多樣性。在具體憲法實踐中,憲法實施行為有五個方面構成:支配權利行為的評價、實施權力行為評價、執行義務行為評價、恪守禁令行為評價、懲戒違憲行為評價;其一,支配權利行為的評價,主要指公民在憲法規范中是否真正實際享有到具體的權利行為,在憲法上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得到根本的保障。其二,實施權力行為評價,主要體現在,國家權力機關遵循憲法條文相關規定中的具體權力,使憲法必須從具體實施中平衡公民的自由權利和國家權力,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和沖突的產生,從根本上限制了國家權力的濫用。其三,執行義務行為評價,指在憲法條文中明確國家機關和公民應履行的義務,其執行的狀況,確保了憲法擬定的義務得到準確的貫徹執行,使國家權力機關和公民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原則。第四,恪守禁令行為評價,指在憲法規范的禁止性規定是否得到恪守,從根本上保證了憲法規范的禁止性規定得到落實,保證了社會主體有法可依,保證了憲法的充分實施。其五,懲戒違憲行為評價,對違反憲法解釋問題、法律不合憲的問題做出的懲戒行為。
二、憲法實施結果評價
憲法實施結果評價是主要針對憲法的調整對象和憲法具體實施行為結果狀況的評判,體現了制憲者制憲時的初衷和憲政實現,具有客觀性,復雜性。只有通過憲法實施結果的評價,才能針對憲法在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做出合理調整。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憲法實施結果,其結果也會不同。
憲法實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讓本來沒有生命的憲法條文鮮活起來,使憲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功能,從而在社會中形成憲法社會關系。憲法實施結果評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首先是規范目標評價憲法實施結果,顧名思義是指評判憲法實施的結果是否達到了憲法事先設定的目標。在現實情況中,對于違憲行為的制裁力度是不足的,該現狀將嚴重影響憲法的有效實施,故規范目標評價憲法實施結果不僅是以保障公民權利和制約權力的程度為衡量標準,更應對違憲制裁程度進行評價。其次是社會目標評價。憲法的價值不在于憲法條文的完美無缺,而在于憲法作為社會活動中的調節機制在實施過程中與社會的互動和交流。憲法調整的是憲法對象,憲法對象就是以社會為對象。最后是最佳性評價,是指在憲法實施過程中是否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最高權威的綜合評價。具體而言,是對憲法信仰的狀況、憲法是否擁有應有的權威地位、憲政的實施貫徹狀況以及國家法制水平,進行綜合的評估。這種評價機制是最能評估憲法的實施狀況的,因其評價對象是多樣、多層次的,這正和憲法實施結果的多樣性相適應。
三、憲法實施評價機制
合理的評價機制對憲法實施的具體活動帶動了憲政的實現。實現憲政的過程是在不斷發展中推進的,合理的憲法實施評價機制為憲政實現程度的狀況提供基本依據,或言判斷標準。根據其屬性,憲法實施評價機制可以定義為衡量憲法行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達到的結果的評判標準。憲法實施評價機制主要由評價標準、評價效果和評價信息組成。憲法實施評價信息是一個抽象到具體的反復活動的過程,憲法實施評價標準是建立在憲法實施的評價信息基礎之上的,而憲法實施評價效果是以憲法實施評價標準為根本目標而形成的評估。從根本上講,三者的結合構成了辯證統一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有機統一體,三者的結合構成憲法實施評價機制的重要內容。憲法實施評價機制對憲政實施、憲政保障、憲政環境等過程的完善和加強提供了依據。由此可見,應使憲法實施評價機制具備科學的評價標準,成為憲法實施中必不可少的評價系統。
四、結語
憲法的旨意是限制公權力的濫用和保障基本人權,這一旨意的實現則需要借助憲法實施來體現。憲法只有通過具體的貫徹落實,才能實現其價值。此外,憲法的功能在憲法實施中不斷得到改善和發展,憲法功能與憲法實施相互促進,融會貫通,二者優良的結合,倡導了憲政的必然實現。所以,只有充分地把憲法條文落實為生活中的法律,成為公民保障自己權利不可缺少的法律武器,才能使公民心中樹立維護憲法權威的信仰。
注釋:
i 彭真:《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
ii 肖北庚:《憲法實施之評價》,載《法學評論》,2001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彭真:《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1982年11月26日.
2、肖北庚:《憲法實施之評價》,載《法學評論》,2001 年第 3 期.
3、張文顯:《應當重視和加強法律行為研究》,載《中外法學》,1993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