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醫院(475000)胡赟艷
老慢支就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簡稱,它指的是氣管與支氣管黏膜、周圍組織的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我院采用肺功能訓練對2015年4月~2017年8月進行治療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研究,并對數據做了統計分析,具體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治療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并使用入院號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經過診斷,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診斷標準。對照組患者中,有8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最大為85歲,最小為66歲,平均年齡(75.51±3.1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齡最大為87歲,最小為63歲,平均年齡(75.12±3.09)歲;對比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s)

附表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抑郁自評量表 焦慮自評量表訓練前 訓練后 訓練前 訓練后觀察組 25 55.37±8.7 37.1±5.5 53.27±7.29 37.1±5.59對照組 25 52.89±7.22 45.31±6.3 55.69±7.91 45.2±6.39 t 1.455 6.511 1.491 6.328 P 0.149 0.000 0.139 0.000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都進行了常規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治療與訓練,對照組患者具體有:宣傳疾病知識、呼吸訓練;戒煙、保健、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顧慮,提高配合程度等,觀察組的肺功能訓練內容有如下幾方面。
1.2.1 清除患者氣道分泌物 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是咳嗽排痰,詳細方法有:患者采用舒適體位,并解開衣服,深呼吸5次或者6次之后再次用力吸氣,使膈肌下降,先進行淺咳嗽,待將痰咳嗽到咽喉時將其用力咳出,同時醫護人員要協助患者翻身,并拍打患者脊背,幫助患者排出痰液[1]。
1.2.2 縮唇呼吸 患者在呼氣時可以縮小口唇,慢慢呼出氣體,盡量將呼氣時間延長,這樣的呼氣方式能夠防止患者氣道過早陷閉,減少肺泡內的殘氣,同時可以促進患者吸入氧氣和排除二氧化碳,有效地改善肺泡通氣量[2]。
1.3 觀察指標 經過肺功能訓練后,分析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以及患者心理狀況。肺功能改善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心理狀況根據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取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取t檢驗,對比以P<0.05表示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1 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經過訓練之后,觀察組顯效17例,有效6例,有效率為92%;對照組顯效7例,有效9例,有效率為64%,觀察組的肺功能改善情況比對照組好,P<0.05。
2.2 心理狀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附表。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目前臨床暫時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肺功能訓練可以加強患者呼吸肌之間的協調性,對于擴大以及增強胸廓的作用很明顯[3]。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的肺功能改善情況以及心理狀況都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原因如下:根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特點,臨床提出了肺功能訓練,肺功能訓練指的是以常規訓練為基礎,對患者進行肺功能訓練。由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受疾病的長期折磨,生活質量并不是很好,肺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肺功能訓練具有簡單易學的特點,它并不受環境和時間限制,動作規范的呼吸訓練是肺功能訓練是否有效的關鍵,患者必須要持之以恒地進行肺功能訓練,從而有效改善肺功能,減輕患者的咳嗽、喘息等癥狀[4]。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以常規支氣管炎訓練為基礎,進行肺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同時心理狀態也比較良好,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