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骨科醫院(467599)吳朋偉
治療血管損傷的手術中,如果有血管發生病變就會導致血栓的形成。而栓塞則會經常脫落流入靜脈血管,造成急性靜脈栓塞癥[1]。在關節置換術中,造成血栓的根本原因則是手術切口。故在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經常發生凝血異常等并發癥。利伐沙班片和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加快康復速度。本研究特以113例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對象,分別進行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治療,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113例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和研究組(57例)。男性57例,女性56例,年齡為65~82歲,平均年齡為(72.03±4.9)歲。兩組所有對象一般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研究組采用利伐沙班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術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治療,一次0.2mL,一天一次,三天后調整劑量為0.4mL/d。給予研究組術后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療,一次10 mg,一天一次。在患者手術前要檢查其心肺功能和血液中相關指標以及血流量檢測。如果患者有代謝性疾病,要嚴格檢查其血壓、血糖以及血脂指標,將血壓和血糖調整在平衡狀態,術后6小時進行抗凝血治療。
1.3 觀察指標 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深靜脈血栓例數/總例數;術中失血量:記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并應用Gross方程計算患者總出血量;不良反應:手術過程發生致死性出血、流入重要器官、手術部位明顯出血、血紅蛋白急劇下降、出現皮下瘀斑、切口滲血、血腫現象。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SPSS21.0軟件整理數據。統計中計量及計數資料均運用(±s)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則運用t及x2檢驗,結果用P表示。
兩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和術中失血量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術中失血量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
在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時,由于血管內皮損傷以及血流速度異常等現象常常會形成血栓,而大多數老年人患有高血脂、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此類代謝性疾病極易造成血液中的血脂水平發生異常,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從而造成血液凝固異常。一旦形成血栓就容易造成并發癥,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老年群體由于其生理有著特殊性,且其胃腸活力低,代謝較慢,藥物的排空降低,藥物經過腸道時吸收緩慢,因此增加了藥物作用于胃腸的時間,加之老年人的胃液和腸道PH值較高,胃液偏堿性,酸性藥物經過胃腸道時其解離度較大,因此會被二次吸收。除此之外,自由水在老年人組織中的含量較少,脂肪系數較大,因此很難吸收水溶性藥物,如果使用的藥物劑量過大,則會產生毒性。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肝血流量較小,因此降低了肝臟排泄藥物的能力,同時,肝微粒體酶系的活性下降,導降低了藥物的代謝,因此,在老年患者的用藥和手術抗凝中應有獨特性[2]。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有2例發生深靜脈血栓,研究組有1例出現深靜脈血栓,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的術中失血量較低,研究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充分說明利伐沙班比低分子肝素能夠更好地預防老年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降低術中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同時,利伐沙班還具有較好的抗凝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利伐沙班片預防老年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較好,不僅有利于降低血液的高凝狀態,同時也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