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450000)張照陽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醫學的進步,我國在臨床實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比較大,但是在免疫學檢驗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相關研究專家對免疫學檢驗質量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1][2]。免疫學檢驗是臨床治療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與此同時免疫學檢驗工作也是診療工作的關鍵,其結果關系到臨床的整體治療效果?,F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免疫學檢驗患者臨床資料113例,113例患者中有60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2.33±2.54)歲,平均體質量為(80.2±12.3)kg。
1.2 方法 質量控制方法:①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職業素質,盡量避免工作人員在采集標本過程中出現不良的習慣問題,在保存標本的過程中注意細菌帶入的問題,繼而有效保證標本的整體質量;②將標本的采集時間以及檢驗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做到極致,并且采用比較優良的器具,標本采集后不應該被長時間存放,防止溶血的情況出現;③建立科學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對實驗室儀器的采購人員以及保管儀器的工作人員實施責任制,對使用情況進行詳細的記載,并且將實驗室的溫濕度控制好,其中溫度在17.5℃~24.5℃,濕度在29.5%~59.5%;④建立完整的臨床免疫檢驗系統,注意對相關洗液以及試劑的更換時間,檢驗實驗室的溫度平衡時間超過30min,對有疑慮的初審檢驗結果要保存于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免疫學檢驗質量的臨床因素分析影響免疫學檢驗質量的臨床因素比較多,主要包括人員素質、未按相關規定準備、標本質量、洗液更換情況以及標本送檢不及時等因素,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本組血液標本發生質量問題的分析 本組113例血液標準中有11例(占9.73%)血液標本本身存在質量問題,5例(占4.42%)血液標本在進行免疫學檢驗分析前存在質量問題(P<0.05),見附表2。

附表1 影響免疫學檢驗質量的臨床因素分析

附表2 本組血液標本發生質量問題的分析(n/%)
從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角度來看,ELISA方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ELISA方法主要是將二抗標記上酶,與此同時把酶催化底物的作用與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有機結合起來,根據酶作用底物后的顯色顏色變化來判斷試驗結果。從上述研究來看,ELISA方法是臨床免疫檢驗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就目前的相關研究水平來看,對免疫學的檢驗質量的控制應該從上述出現的各個方面因素入手。為了提高免疫檢驗的準確性,具體質量控制措施表現如下:①校正儀器,在每次檢驗之前就需要對所使用的相關儀器進行校正處理,1周1次對反應板以及稀釋棒進行檢驗,確保所需要使用的儀器處于可用狀態,有效避免出現頻繁更換供應商等問題;②采集標本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樹立好正確的質量控制意識,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范,注意被采血患者的時間以及體位變化,對于部分服用了激素的患者需要有效避開藥物峰值時間,有計劃地開展標本保存工作;③做好檢驗后的質量控制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對初次檢驗結果進行初審之后再由專業醫師進行復審,一旦出現異議需要保存好標本,詳細地做好記錄工作;④合理化并且科學化的使用相關試劑,在每次開展檢驗工作前需要將所用試劑的存儲條件以及有效期進行100%掌握,并且按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