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中醫院(450000)楊華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將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30例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3/17;年齡為20~53歲,平均為(35.35±5.14)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14/16;年齡為21~54歲,平均為(35.77±5.63)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急診護理干預,并遵醫囑對患者進行臨床搶救。觀察組患者采用危重癥搶救專職護理小組模式進行干預,主要內容為:①成立重癥監護小組,根據患者院前匯報情況組建護理小組,由組長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詢問患者病史和中毒情況,并全面地部署護理內容,爭取短期內取得最大的護理效果。氣道護理人員在患者頭部右側以便于協助醫生完成搶救操作;執行護理人員在患者胸部左側,遵醫囑進行護理。記錄護理人員認真記錄后續的護理工作和樣本送檢情況。②分工完成護理工作。組長負責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和交流,并加強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提高護理配合度;執行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加強巡視患者的呼吸情況和意識;氣道護理人員需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檢查氣管松動、滑脫等情況,同時做好洗胃工作,保證操作的無菌性,動作輕柔。③及時反饋護理效果,小組討論、總結并記錄干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定期進行病例交流,以評價重癥患者的病情觀察情況和護理情況,對存在問題的地方及時改進。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分)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分)
組別 生命體征 意識恢復 中毒癥狀觀察組(n=30) 2.57±0.49 2.34±0.72 2.51±0.48對照組(n=30) 2.21±0.52 1.77±0.86 2.14±0.63 t 2.98 2.78 2.56 P 0.00 0.00 0.01
1.3 觀察指標及臨床療效判斷標準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搶救48h內生命體征恢復、意識恢復和中毒癥狀等的評分情況,采用1~3級評分法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定,滿分為3分,評分越高表示搶救效果越好。同時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命體征、意識恢復、中毒癥狀等指標評分均分別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98,2.78,2.56;P<0.05),具體數據見附表。
2.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7.52±4.12)分、(86.47±3.89)分,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68,P<0.05)。
有機磷中毒患者存在較高的死亡率,主要是由于患者中毒后極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進而導致死亡[1]。相關研究表明,對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進行危重癥搶救專職護理小組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2]。通過建立搶救專職護理小組,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護理內容進行量化和細化,進而有效減少護理差錯事件,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同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安慰,提高治療依從性。定期討論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總結,以提高護理技巧。本次研究對我院近五年收治的60例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進行分組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危重癥搶救專職護理小組干預,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搶救效果和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分別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采用危重癥搶救專職護理小組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搶救效果和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危重癥搶救專職護理小組護理模式用于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的搶救可以有效地提高搶救效果,降低死亡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