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450000)宋歡歌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住院部就診的“股骨頸骨折”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女比例為31∶49,平均年齡為(68.6±12.5)歲,完全性骨折14例,不完全骨折66例,受傷因素分析中意外摔倒55例(68.7%),車禍12例(15.0%),墜落傷13例(16.3%),按照患者就診的順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經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內容 術后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診療護理,包括疾病本身的知識宣教,患者日常的按醫囑治療與護理,后期的康復功能鍛煉護理等,無特殊干預措施。觀察組在相同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模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環境的舒適。保持病房的整潔衛生,光線充足且舒適,定時消毒,開窗通氣,同時保持病房的安靜,提供音樂或視頻資料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悅;②護理人員自身。要求護理人員穿戴整潔,言語表達禮貌且注意聆聽患者的主訴,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其存在的困惑,聯合家屬共同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與康復環境,尊重患者的同時獲得其信任與依賴感;③飲食起居護理。調整患者的飲食,以高蛋白以及營養且易消化的飲食為主,保證每日充足的睡眠時間,保持大便通暢,定期更換床單被褥及患者衣物,保持整潔衛生;④并發癥預防與護理。中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需長期臥床,發生肺炎、褥瘡、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癥的幾率較高,因此護理過程中應仔細每日輔助患者翻身,擦拭清潔皮膚,同時教導家屬輔助患者坐立位拍背排痰,降低肺炎的發生,每日對患者下肢進行按摩10~20分鐘,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風險。
1.3 評價指標[1]①基本數據比較分析,包括兩組研究對象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對患者的疼痛感覺進行量化評價,同時評價兩組患者對診療過程中的護理滿意程度;②評價兩組研究對象診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臨床事件。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所有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信息比較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縮短,住院費用明顯降低,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亦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價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整體滿意度分別為97.5%與80.0%,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8)。見附表。
2.2 不良臨床事件比較分析 兩組患者的相關不良反應事件,整體而言觀察組發生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0.0% vs 27.5%,P=0.016),經有效治療干預后所有患者均康復并最終順利出院。

附表 兩組研究對象診療基本數據統計分析
隨著診療技術與設備的不斷發展、完善,目前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通常較為滿意,影響患者后期生活質量與功能預后的主要因素來源于相關的并發癥,因此圍手術期對患者的全面系統的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舒適護理與常規護理方式的不同在于更加秉持以人為本的診療原則,護理過程中強調患者的主觀感受與舒適程度,目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相應地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明顯,因此通過舒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診療體驗,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配合常規診療與護理內容,達到更加滿意的治療效果[2]。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初步顯示與常規護理相比采用舒適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診療舒適程度,減輕疼痛,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等,值得臨床實踐中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