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453000)戚亞品
1.1 一般資料 整體篩查法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間在我院神經內科診治老年腦梗塞患者120例,以隨機雙盲法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范圍50~76歲,平均(65.73±5.41)歲;觀察組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范圍:50~76歲,平均(66.11±5.38)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主要有:①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營造優質護理服務醫院環境。培養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優質護理服務意識。病房環境應舒適、干凈、整潔,床鋪被褥柔軟、舒適,定期更換。減少各儀器設備操作聲音,適當控制探視人數,病房應定時通風換氣。②優質心理護理服務。老年腦梗塞者身體疾病、特殊心理結構,極易出現悲觀、抑郁、恐慌、孤獨等心理,醫護人員應重視患者心理變化,根據患者負面情緒及時疏導,鼓勵、關心、體貼患者,多陪伴患者,并鼓勵家屬、朋友多理解、陪伴患者,給予患者必要的家庭支持干預,消除患者負面心理。③創建優質的生活護理干預。醫護人員根據患者飲食、生活習慣,適當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醫護人員各項操作動作輕柔、舒緩,飲食應堅持高蛋白、低鹽、豐富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粗纖維原則,幫助患者翻身,清潔皮膚,被褥舒適、平坦。注意做好患者衛生清潔工作,飯前飯后清潔口腔,幫助患者洗澡。④早期康復鍛煉。老年腦梗塞患者多伴肢體、語言、神經功能損害,應對患者早期功能康復訓練。待患者癥狀恢復后,即可開始行肢體功能、語言功能訓練。患者在臥床期間,可指導患者語言鍛煉,從簡單用字到詞語鍛煉,注意糾正患者錯誤發音。指導患者日常簡單生活訓練,比如握拳、梳頭、洗臉、穿衣、上廁所等。
1.3 評價指標 健康調查簡表(SF-36)[1]調查患者生活質量,調查軀體角色、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心理衛生4個維度,每個維度總分0~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舒適度:簡化舒適狀況量表(GCQ)[2]評價患者舒適情況,調查患者生活舒適、心理舒適、生理舒適三個維度,每個維度0~100分,分數越高,患者舒適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統計分析數據。呈均數標準差“±s”表現的計量數據,檢驗時使用獨立配對t,當P<0.05時,代表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軀體角色、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心理衛生均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生活舒適、心理舒適、生理舒適較對照組高,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附表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分)
優質護理服務需要護理人員全面履行自我職責,精細基礎護理及專科護理,重視患者需求,解決患者日常生活所需,滿足患者合理需求,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實施護理,如何解決患者所出現的問題。老年腦梗塞患者在接受優質護理時,重視患者心理、生理問題,了解老年腦梗塞患者住院期間可能存在的問題,解決患者心理負擔,創建舒適的住院環境,滿足患者生理、軀體角色的舒適度;同時重視患者對日常功能恢復的擔憂,并及早采取康復訓練,從各角度、全方位的去思考,為患者提供全面、整體、連續的護理模式。此次研究結果就證實了與常規護理相比,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提高患者軀體角色、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心理衛生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舒適度、心理舒適度及生理舒適度。總而言之,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服務,患者生活質量及舒適度明顯提高,康復效果顯著。各醫院應重視優質護理服務實施情況,深化護理內涵,滿足患者需求,能進一步提高醫院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