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茹
【摘 要】目的:探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層分組法將5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觀察組給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比較兩組血壓水平、頸動脈IMT、血壓晝夜變異率、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后SBP及DBP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頸動脈IMT值、血壓晝夜變異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晝夜血壓水平變異,在高血壓治療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108-0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新型的鈣離子內流阻滯劑,其能有效阻滯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細胞膜外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內,因此具有較強的松弛血管平滑肌及緩解心絞痛功效,本文將其應用于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現將應用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男25例,女25例,年齡在45-72歲之間,按照隨機分層分組法將5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齡(57.1±2.6)歲,高血壓病程在3-11年之間,平均病程(7.2±1.6)年,參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高血壓分級標準,Ⅰ級患者10例,Ⅱ級患者5例,Ⅲ級患者10例,合并有糖尿病者2例,高血脂癥者6例,冠心病史者2例,對照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齡(55.9±2.8)歲,高血壓病程在2-13年之間,平均病程(6.8±1.7)年,高血壓分級中Ⅰ級患者10例,Ⅱ級患者8例,Ⅲ級患者7例,合并有糖尿病者3例,高血脂癥者5例,冠心病史者2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飲食控制、運動鍛煉等綜合干預措施,對照組給予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單次口服劑量為10mg/次,2次/d,觀察組給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單次口服劑量為2.5mg/次,1次/d[1]。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血壓水平、頸動脈IMT、血壓晝夜變異率、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患者24h內收縮壓、舒張壓的平均水平,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于患者頸部總動脈處進行檢測,每次檢測三個點,取平均值,血壓晝夜變異是指白天血壓平均值減去夜間血壓平均值,占白天血壓平均值的百分比,但變異率小于10%時可視為有效[2]。臨床療效根據血壓下降情況進行判斷,顯效即指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降至正常水平,有效即指收縮壓相比治療前降低20mmHg以上,或是舒張壓降低10mmHg以上,無效即指血壓水平未見降低,將顯效及有效視為總有效率[3]。治療過程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心動過速、下肢水腫、面部潮紅及高鉀血癥等,通過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評價不同治療藥物的安全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臨床實驗資料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SBP及DBP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頸動脈IMT值、血壓晝夜變異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鈣離子拮抗劑或慢通道阻滯劑)。心肌 和平滑肌 的收縮依賴于細胞外鈣離子 通過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本品選擇性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對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其與鈣通道的相互作用決定于它和受體位點結合和解離的漸進性速率,因此藥理作用逐漸產生。本品是外周動脈擴張劑,直接作用于血管 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 阻力,從而降低血壓 。治療劑量下,體外實驗可觀察到負性肌力作用,但在整體動物實驗中未見。本品不影響血漿鈣濃度 。15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證實了本品的抗高血壓作用。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服藥一次,可以24小時降低臥位和立位血壓,長期使用不引起心率或血漿兒茶酚胺 顯著改變。降壓效果平穩,峰谷值 差別不大。降壓效果和劑量相關,降壓幅度與治療前血壓相關,中度高血壓者(舒張壓105-114mmHg)的療效比輕度高血壓者(舒張壓90-104mmHg)高,血壓正常者服藥后沒有明顯作用。本文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觀察組患者頸動脈IMT值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僅具有較好的降壓效果,而且可有效改善高血壓導致的動脈血管粥樣硬化,且觀察組患者晝夜血壓變異較小,降低血壓晝夜變異過大可能導致的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發生,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在高血壓患者治療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德勝,鐘秋明,鐘星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31):118-119.
[2] 王雪清.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3,2(9):23-24.
[3] 鄭桂濤.苯磺酸左旋氦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效果的臨床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電子雜志,2014,2(1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