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丁丁
摘 要:面對近幾年我國每年有700余萬高校畢業生的現狀,作為一線城市本科院校,如何通過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亟須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評估體系,文章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整體規劃的評估、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建設的評估、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建設以及成果進行的評估,構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綜合評估體系,最后給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評估體系的建議,主要是從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家庭、社會六個方面提出對策和建議,最后對文章整體做出總結。
關鍵詞:創新創業;評估體系;基本素質
一、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的構成
創新創業基本素質是創新創業者開始創新創業實踐前所經歷的物質與精神力量的聚集過程。它不僅有助于創新創業者明確創新創業目標,積極把握創新創業機遇,進行有效的創新創業決策和將創新創業計劃付諸實施,而且還為創新創業者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戰勝各種挫折和解決各種問題增強心理素質提供了有效手段。
誠然,創新創業者成功的表現和途徑各有千秋,有關創新創業者素質的界定也不盡相同,但是總的來說,創新創業基本素質包括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心理素質、創新創業知識結構和創新創業能力四大要素。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的現狀分析
1.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問卷調查
筆者圍繞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心理品質、創新創業知識結構和創新創業能力這四個方面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該調查于2017年10月12日至11月中旬在廣東省的三所本科院校進行。為使調查問卷具有代表性,問卷按照不同專業和不同年級進行控制性的發放,涉及中文、財會、計算機、英語、醫學、藝術、交通運輸、水產養殖八個專業。
問卷設計共有20個小題,其中15個單項選擇,5個多項選擇。此次共發調查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0份,有效率約為93%。
2.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調查問卷統計分析
從下表的問卷調查統計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這一現象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多數人持有創新創業的想法,說明他們的創新創業欲望還是比較強烈的;有的人把創新創業看成是挑戰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勇氣可嘉。但總體來說,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還比較淡薄。第一,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概念還沒有一個很清晰和完整的認識,小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持有狹隘的理解,認為創新創業就是創辦一家公司或擺地攤;第二,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大學生處于對創新創業敢想而不敢干的現實之中,真正實施創新創業行為的人極少。大部分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持極為謹慎的態度,創新創業的動機明顯比較被動,追求安穩工作的就業觀仍占主流。這與多年來的就業教育是分不開的,也說明創新創業的主體意識與創業精神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意義
2006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體現出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自主創新創業,也越來越重視培養人才的創新精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高等院校必須重視創新創業教育。
(一)有利于緩解日益突出的社會就業壓力
根據相關的資料,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僅僅維持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在這種背景下,必須有效地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各種各樣宣傳創新創業的知識講座,讓大學生真正對自身有準確的定位,在畢業之后能夠更加穩健地踏入社會,積極主動地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二)有利于促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民族進步的靈魂就是創新”,也只有創新,才能夠為國家儲備足夠的知識基礎,才能夠使國家永葆生機。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建立高校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出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同時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社會的發展建立強大的人力資源庫,以促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從而推動國家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三、構建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估體系
(一)創新創業教育整體規劃的評估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道路是比較漫長的,在計劃長期穩定發展時,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整體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規劃進行評估,應該包括本科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有沒有制定相關的制度來規劃教育過程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制度的落實情況都應該作為創新創業教育評估的重要指標,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提高學生在思想上的認知,通過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不斷提高其抗壓能力,從而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設計進行系統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榜樣,并且不斷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建設的評估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學校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評估體系的時候應該將其列入其中。學校的教學建設主要包括學校師資力量、課程的體系建設、教育環境建設和教育科研建設,其中,教育環境建設又包括軟環境的建設和硬件環境的建設。針對現在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不足,學校除了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創新成果的獎勵,包括精神上的獎勵和物質上的獎勵,以提高學生的創新積極性。精神上的獎勵旨在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的信心,物質上的獎勵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上的資金支持。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投入活動基金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和創新創業積極性,也是學校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一種實實在在的表現。
(三)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建設以及成果的評估
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活動建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應以學校的人才培養為導向,在活動建設上格外重視并從學校舉辦的創新創業活動中進行評估。對創新創業成果的評估應該從學校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進行,學校內部是指學生在校期間創新創業方面的表現,學校外部是指學生在進行實習或者畢業之后的跟蹤調查,從學生所在企業的反饋中了解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再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最終做出綜合性的評估。
四、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對策與建議
(一)學校層面
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創新創業基地、產業園、實驗中心等資源,并以此為基礎組織有意向進行自主創新創業的大學生去參加培訓和實踐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實習和工作中不斷實踐學過的專業理論知識,增加創新創業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學校與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的合作,創造一個高校、企業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系統。
(二)管理層面
學校應加大資金和各類資源的投入,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訂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進行指導和監督,將學生創新創業鼓勵政策落到實處。
(三)教師層面
高校教師應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與影響,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精神,使其學會創造性地研究與學習。注重學生創新創業品質培養的同時,教師需要對創新創業有深刻的領悟和實際的體驗,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從教學實踐中學到創新創業知識和創新創業經驗。
(四)教學層面
完備的創新創業結構需要其他領域的綜合知識,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社會科學知識等。所以,對課程體系的設計應以學生獲得合理的創新創業知識結構為目的,通過全面的知識學習與培養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并且通過大學生科技園、科技信息中心網站等新興媒體向學生傳播創新創業的知識。
(五)家庭層面
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上,家庭的創新意識對形成和推動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產生驅動力。所以,家長需要轉變觀念,鼓勵和支持孩子畢業后再進行創新創業,并給予學生更多的方向指引,強化學生創新創業的勇氣和信心。
(六)社會層面
社會需要從經濟和人文兩方面對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支持,并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向大學生創新創業傾斜。同時,完善人文環境,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指導,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朱 娟,鄧 琪,胡發剛.創新創業視角下的經管專業實踐教學評價[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8(1).
[2]中國版本圖書館月度CIP數據精選[J].全國新書目,2015(4).
[3]盧文剛,周 爽,劉 沛.高校共青團科技創新創業績效評估研究——基于廣東“攀登計劃”1000個項目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19):110-117.
[4]黃雁雁,胡興寶,邵宇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客”創業能力評價與提升策略[J].對外經貿,2017(9):139-141.
[5]趙健凱.新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探析[J].克拉瑪依學刊,2017(5):26-32.
[6]洪 濤.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1).
[7]陸 芳.協同創新下的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機制探究——以江蘇高校為例[J].中國商論,2017(6):181-185.
[8]張繼中.論現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19).
[9]楊小磊,李保英.高校學生工作體系的系統構建與整體優化[J].系統科學學報,2017(1):81-85.
[10]錢 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反思與路徑選擇[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6(6):5-9.
[11]周新民,王紫薇,夏石磊.經管類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5):75-77.
[12]張福利,李 樂,于 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質量體系調查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20):34-40.
[13]劉清宇.新時期大學生創業的問題檢視與路徑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6(6):7-9.
[14]楊文燮.高校制度創業教育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6.
[15]殷萬君,黃 超,熊建云,等.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評估指標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6(16):139-140.
[16]方珍珍.基于綠色理念下的集裝箱住宅改造設計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17]李 賀.“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實施效果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6.
[18]劉 丹.安徽大學普通本科通識教育模式改革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6.
[19]伯 娜.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模式創新與體系支撐[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46-149.
[20]劉麗玉,林江豪.大學生創業評價體系及評估模型構建研究[J].中國培訓,2016(4):16-17.
[21]何 萌.高校輔導員核心能力建設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22]張英華,郝 杰,石博瑋,等.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構建——天津市大學生創業準備現狀的調查與建議[J].經營與管理,2016(2):58-63.
[23]蘇亞民.論民族院校本科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業月刊,2016(3):59-60.
[24]溫 杰,汪慧琳.大學生創新創業心理培育體系構建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