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開始全面實施,其征稅范圍廣泛,這將意味著營業稅從此退出歷史舞臺。旅游業作為服務業中的一支重要產業,其活動和成本特點具有特殊性,本次稅制改革將對其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對針對旅游業進行研究,圍繞其特殊性,分析營改增對旅游行業的影響,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最大化降低稅負。
關鍵詞:營改增;旅游;會計;稅負
1、“營改增”旅游服務業的相關政策
1.1、旅游服務行業的特殊性
旅游服務業涵蓋吃、住、行、游、娛、購等方面,以無形的服務類產品為主,且人力成本占比大、固定資產及存貨占比少、供應商類型多樣化,且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卻并不掌握資源,屬于微利行業等獨特性。因此,代收代付款項占比高,成本主要涉及餐飲、住宿、交通、景區門票、手續費、地接費等費用,從上游供應商處全額獲得進項稅抵扣的難度大。如果不考慮其行業特點,按照一般增值稅操作銷進抵扣,務必導致企業稅負增加,轉嫁給最終消費者。
1.2、“營改增”旅游服務業的相關政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 中對明確旅游服務定義,是指根據旅游者的要求,組織安排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商務等服務的業務活動。并規定試點納稅人提供旅游服務,一般納稅人適用6%的稅率,小規模納稅人采用3%的簡易征收稅率,并可以選擇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向旅游服務購買方收取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用后的余額為銷售額。借鑒了原營業稅制度中的作法,還在原基礎上補充了簽證費。另外,也明確了餐飲、交通、景區門票等行業都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2、“營改增”對旅游服務業影響
旅游服務行業進行營改增之后,旅游服務企業由原有的營業稅納稅人轉變為增值稅的納稅人,因此納稅的方式也改變為增值額作為稅基。由此可以看出在旅游服務行業進行營改增之后,在計稅的方式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動。在增值稅的制度中,獲取足夠的進項發票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會影響到旅游服務企業的稅基,進而對企業的稅負造成影響。在過去營業稅的制度中,旅游服務企業的稅率應當是5%,而在進行“營改增”之后,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6%,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則是3%。因此從稅率上看,在旅游服務行業進行“營改增”之后,一般納稅人的稅率增加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降低。
“營改增”將使得旅游服務行業的稅基以及稅率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稅負的變化,在旅游服務行業進行“營改增”之后,其中小規模納稅人在稅負上有所減輕。從稅率上看,營業稅與增值稅之間都是采用的差額征稅的方式,但是在營業稅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是5%,而在增值稅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是3%。同時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通過進項發票來進行抵扣,所以只要小規模納稅人的付款資料完善,那么在“營改增”之后稅負將會減少。
將國內旅游項目作為企業主要經營項目的一般納稅人在實現稅改之后,稅負將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是由于在國內旅游中進項的抵扣變得困難,因此會使得企業出現稅負風險。當前我國的旅游服務行業主要包括了飲食、住宿、交通、娛樂、游玩、購物等幾個方面。因此也會使得企業在成本上多出很多費用,但是能夠獲得全額抵稅的發票非常有限,因此還會出現一些無法抵扣的費用。
3、旅游行業在“營改增”影響下的對策
3.1、完善稅收的相關法律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旅游服務行業“營改增”之后的法律法規。首先,在旅游服務行業中小型的企業較多,因此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可以對旅游服務行業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夠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的情況,進而促進旅游服務行業中的良性競爭,優化旅游服務行業的整體服務能力。其次,可以實現旅游服務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為旅游服務行業構建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最后,可以增加旅游服務企業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熟悉稅收的法律法規。
3.2、制定合理的過渡性制度
在進行旅游服務行業的“營改增”時,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制定合理的過渡性政策,例如給旅游服務行業一些政策性的補助。一些旅游服務企業在完成“營改增”之后,會對自身企業的利潤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一部分旅游服務企業給予補助。或者制定一些相應的補充條款,當前很多旅游服務行業中的業務都會涉及餐飲、住宿等其他行業,而在稅收上這些行業并未與旅游服務行業統一,因此會在稅收上存在差異,需要在“營改增”之后對旅游服務行業制定更加詳細的條款,實現旅游服務行業稅收的規范化。
3.3、建立增值稅意識
過去的營業稅制度與“營改增”之后的增值稅制度,征稅方式上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因此旅游業需要在進行“營改增”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完善自身的增值稅體制意識,積極地關注旅游業增值稅相關的法律規定,建立旅游業的規范稅收思維,在稅收過程中向相關部門爭取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3.4、優化旅行社的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提高對員工的培訓程度,保障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有豐富的“營改增”政策知識。在工作中對企業各個部門的進項發票進行有效管理,明確與稅務相關的各項政策。其次,加強對企業工作流程的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在企業的財會工作中安排專人負責各項業務的收入和成本費用的計算。
參考文獻
[1]陳麗.營改增對旅游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財會學習,2018年第9期.
[2]田寧.全面“營改增”對旅游服務業的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17年第30期.
[3]徐冬梅.“營改增”對旅游業的稅負影響及稅收籌劃探討[J].財會學習,2018年第12期.
[4]陳艷瓊.淺探旅游服務業在“營改增”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國際財經,2017年第22期.
作者簡介:
閆冰,1979—,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現為淄博職業學院會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