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娟
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做到,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逐步獲得適應社會需要的發展能力。
關鍵詞:創新;思維;培養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地說就是在單位時間內,使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達到最大化和最優化。要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活學活用,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關鍵,那么如何在高效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
1 更新觀念、改革教學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教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則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知識的更新日劇加快越來越迫切的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取而代之的是互動教學。教師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圍繞核心問題進行探索,使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我們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滿足于課本知識的傳授,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盡要會教書,而且要回設計和發展課程,懂得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同時,還要在課堂中給學生留白、設疑,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積極參與,通過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2 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知識本身是嚴肅的,但人們運用“摩玩”它時,便會發生許多趣味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求知的向導,教師的教學效果是否提高關鍵是這節課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以幽默點趣、以幽默調節。盡可能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時學生才會積極地去思。善學則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效果差。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知識的前提,在學習中應該做到敢思、勤思。隨讀、隨聽、隨行。善于對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只要教師能持之以恒進行引導和訓練。學生會逐漸掌握科學的學習過程,逐漸養成勤于思考、勤于探究的習慣,從而真正參與到過程中去主動學、積極學、緊張學、高效地學。
3 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陽光高效課堂,以“指導方法、滲透學法”為思想。對于課本中的做一做、試一試、讀一讀等欄目,讓學生獨立思考,對所學知識和經驗加以利用。數學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誘發學生的興趣。要想學好數學,必須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1.注重預習與復習。加強學生課前預習方法指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上課,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加強課后復習指導,全面培養學生樂于歸納,善于總結的好習慣;
2.勤于專注和思考。數學課堂上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問題就不能學好數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盡量讓學生自己來解決,而不應該依賴他人,教學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課外學習時幫助學生克服邊學習邊玩的不良習慣;
3.參與活動與質疑。素質教育要求應該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率,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好習慣,教師就要實施組織有限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在數學學習中,有的學生善于質疑問難,能問老師或者他人,有的同學遇到問題不說話怕別人笑話,這是不良習慣,教學中要多創設學生表現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要引導學生丟掉學習上的壞習慣,養成自助學習自我評價的好習慣,克服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養成全神貫注的好習慣,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總之,教師要引導、培養以上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數學知識才能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才會有所提升。
4 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發散思維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大膽猜測、設想、估算等能力,在新教材的編排中,新增加了發散性的聯系,這些題目往往沒有統一的答案,而是要求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猜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從而訓練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例如,七年級上冊《整式加減》中有這樣一個題:請同學們這一個二次三項式,要求二次項系數與常數項互為相反數,一次項系數是常數項的倒數,題目的答案就不唯一,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爭先恐后的要求展示自己的答案,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5 尊重個體差異,開展積極評價
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必將導致創造力、創造性人格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調控教學內容,必須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分層次教學,盡可能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在教學中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
總之,教師要轉變觀念。要具有創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情感價值觀等觀念。精心備課,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上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探索為主線,思維為主攻的原則,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