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勇
摘 要:本文重點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特點、發展現狀、土木工程創新技術以及發展趨勢,希望能夠給讀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土木工程;特點;現狀;發展
1 前言
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土木工程都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從土木工程當前的發展來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 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
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是:為適應各類工程建設高速發展的要求,人們需要建造大規模、大跨度、高聳、輕型、大型、精密、現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質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經濟效益。土木工程規模的擴大和施工設備的多樣化、大型化、自動化,建筑施工也朝著機械化方向發展。組織管理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學化;工程設施的建設也趨向結構和構件標準化和生產工業化。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造價、縮短工期、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解決特殊條件下的施工作業問題。
3 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
土木工程的發展主要可以分為天然材料、磚瓦材料、鋼鐵材料以及混凝土材料四個階段。早期人們的土木工程的研究僅僅局限于泥土、木材以及石料等天然材料。我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開始出現磚瓦的制造,這種就地取材進行加工的建筑材料在結構力學方面要明顯優于傳統的泥土和木材,因此逐漸被廣泛應用,直至18~19世紀,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里,磚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直到17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19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梁和房屋,這便是土木工程的發展第二次飛躍。19世紀20年代,波特蘭水泥制成后,混凝土問世了。19世紀中葉以后,鋼鐵產量激增,隨之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這種新型的復合建筑材料,其中鋼筋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發揮了各自的優點。20世紀初以來,鋼筋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從30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為廣闊。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
4 土木土程施工技術研究
4.1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建設的首要工序,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控制是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核心,是民用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地基基礎施工技術主要的方法是樁基基礎施工,樁基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
4.2 鋼結構施工技術
鋼結構施工技術是現代民用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材料應用技術。由于煉鋼技術與成型制造工藝日趨發展,民用建筑工程建設中鋼結構工程建設不斷增加。鋼構件按照施工順序運送到現場后,要注意用有足夠支撐面的木枕進行墊底,并且存放在鋼結構的起吊位置。在施工前要切實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基礎準備、檢查裝備、場地清理、道路修筑、構件運輸等。
4.3 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主要有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術、鋼筋技術、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建筑防水技術四大方面。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作為民用建筑基礎施工技術,混凝土澆筑方法包括現澆法和預制法兩種。現澆法在施工現場支模澆筑混凝土,是目前運用得最為廣泛的方式。預制法并不在施工現場澆筑,其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在施工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4.4 新型預應力技術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體外預應力的發展與應用是預應力施工技術中的創新。是在傳統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來的。體外預應力是指預應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預應力,它主要適用于工程建筑中結構比較特殊以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和建筑跨度較大的建筑工程。
4.5 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發展趨勢已經成為民用建筑設計的趨勢,為了滿足更多居民的使用需求,高層建筑數量不斷攀升,鉆孔灌注樁基礎技術隨之發展起來。旋挖這一先進的施工工藝在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廣泛應用,是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有力保證成孔的質量,同時降低人為因素對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損失。因此應提高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的重視,并對該技術的施工生產資料、機械設備、施工材料及施工操作做出明確的、標準化的規范和約束,以此促進鉆孔灌注樁基礎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
6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發展趨勢
6.1 生態化方向
隨著社會對自然環境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會生態化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與環境的可持續化協調發展成為重要課題。建筑施工設計的目標,設計的進程和施工的整個過程,都必須考慮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盡量減少污染,減少能量的消耗,選擇適當環保的建筑材料和技術設備。建筑施工技術要研究節約型、創新型的建筑材料,運用新型的節能環保建筑施工機械設備進行施工辦公,減少污染和能源損耗。
6.2 智能化方向
建筑施工技術的智能化發展,主要表現在新技術革命成果在建筑施工領域的滲透和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自動化、智能化施工技術理念是現代建筑業的發展方向。利用智能型機械設備、電子信息技術管理終端和全自動化控制系統對土木工程的施工轉換到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發展的趨勢。計算機的應用更是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工程的建設、信息服務和科學管理的水平。
6.3 產業化方向
產業化是當代建筑施工行業的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它最為主要的目的是力圖把互換性和流水線引入到建筑活動中去,運用自動化發展統一、高效、流水線式的施工一體化流程,以標準化、工廠化的成套技術改造建筑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產業化采用最為先進的技術、工藝、設備,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水平,同時減少人工勞動,降低施工危險系數,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科學管理。
7 結束語
土木工程的發展,是國家當前的迫切需要。盡管土木工程曾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土木工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新技術也將在土木工程中應用,促進土木工程的新發展,為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