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宜陽縣人民醫院(471600)楊記武
中心型肺癌好發于中、老年人群,近幾年,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影響,我國中心型肺癌發生率不斷攀升,對社會公眾的生存質量構成極大威脅[1]。因此,加強對中心型肺癌防控,已成為亟待解決社會問題之一。以往臨床上多予以CT檢測中心型肺癌,雖操作簡便,但診斷靈敏度不足,效果欠佳。近些年,隨著MRI等影像學檢測方法不斷發展及完善,中心型肺癌早期診斷獲得了較大突破。目前,關于MRI聯合CT檢測中心型肺癌的研究鮮有報道,為此,本研究選取中心型肺癌患者79例,旨在探究MRI聯合CT對中心型肺癌患者陽性檢出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附表1 MRI、CT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結果(n=152)

附表2 對比MRI、CT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價值[n(%),n=152]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疑似中心型肺癌患者152例,其中女64例,男88例;年齡41~86歲,平均年齡(54.89±8.24)歲。經臨床診斷證實中心型肺癌79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協會審批同意。
1.2 方法
1.2.1 MRI檢測方法 儀器選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HDXT型1.5T磁共振檢測系統,掃描參數設置如下:TE=87ms,TK=3600ms,層距=0.2cm,層厚=0.7cm,矩陣為256×256,視野為35cm×35cm,分別實施橫軸位、冠狀位、矢狀位掃描,掃描結束自動生成ADC圖,依據圖像顯示情況,對可疑部位實施增強掃描,以進一步確定有無腫瘤病灶;中心型肺癌陽性征象:①腔靜脈瘤栓顯示為腔內結節狀中等信號;②縱隔結構周邊脂肪高信號消失,縱隔與腫瘤分界不清,縱隔與腫瘤間脂肪間隙消失;③支氣管管腔內存在腫塊,管腔狹窄或閉塞,管壁增厚,壁外存在腫塊;④阻塞性肺氣腫改變;⑤癌細胞向支氣管管壁外繁殖生長,與發生轉移的淋巴結于肺門生成腫塊。
1.2.2 CT檢測方法 儀器選用美國G E公司生產的BrightSpeed型CT機,常規掃描參數設置如下:電流=100mA,電壓=120kV,層距=0.5cm,層厚=0.5cm,矩陣為512×512,螺距為1.0~2.0,掃描場為35cm;中心型肺癌陽性征象:①出現胸膜增厚、胸膜炎等胸膜反應;②肺門或縱隔大血管與腫塊間脂肪影消失;③腫塊于支氣管管壁外繁殖生長,管腔狹窄或閉塞,管壁呈現不規則增厚;④支氣管遠端肺組織出現肺不張情況;⑤縱隔淋巴結增大或轉移;⑥肺門呈現不規則腫塊。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MRI、CT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結果;②以臨床證實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MRI、CT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價值,2項指標聯合檢測以任意1項結果陽性為陽性。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RI、CT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結果 經MRI檢測真陽性中心型肺癌61例,經CT檢測真陽性中心型肺癌58例,經聯合檢測真陽性中心型肺癌78例,詳見附表1。
2.2 MRI、CT單一檢測及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價值 經卡方檢驗可知,MRI、CT單一檢測與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特異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單一檢測與聯合檢測靈敏度、診斷準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聯合檢測靈敏度98.73%(78/79)、診斷準確率98.02%(149/152)高于單一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2。
中心型肺癌可分為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小細胞癌,其特征為癌細胞順著支氣管管壁生長,且向支氣管內繁殖,進而可導致管壁不規則增厚、變窄,甚至閉塞,具有高致死風險[2]。及早診治是降低中心型肺癌患者病死率最有效途徑,因此,探究一種準確診斷中心型肺癌患者方法,意義重大。
多位學者研究證明,予以影像學手段檢測中心型肺癌,不僅能準確判斷病灶大小及位置,且有助于判斷病灶是否發生轉移,可為疾病臨床控制及患者預后評價提供可靠參考信息[3]。CT、MRI檢測均屬最常用影像學手段之一,其中CT為通過X射線掃描可疑部位實施檢測的方法,其所獲取圖像分辨率較高,可清晰顯示患者腫塊大小及位置。此外,實施CT常規掃描操作相對簡單,掃描時間較短,且檢測費用相對低廉,易被中心型肺癌患者及其家屬接受。但有學者研究指出,單一CT檢測對病灶小、密集型、早期黏膜下病灶及不具有典型性的肺癌診斷準確率較低,因此無法滿足中心型肺癌臨床檢測需要[4]。MRI成像迅速且序列較多,具有軟組織顯像效果,可清晰顯示肺門與縱隔區域淋巴結形態,從而有助于準確評價此處淋巴結情況[5]。另有學者研究報道,MRI檢測所生成圖像可準確反映由支氣管黏膜變厚所致支氣管受累狀況,且于脂肪組織及血管豐富區域呈高信號,有助于判斷病灶分布情況[6]。
本研究中,經MRI、CT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真陽性78例,漏診僅為1例,漏診率為1.27%,結果充分說明對中心型肺癌患者實施MRI、CT聯合檢測,可明顯降低漏診率。本研究顯示,MRI、CT聯合檢測中心型肺癌靈敏度98.73%、診斷準確率98.02%高于單一檢測(P<0.05),說明MRI、CT聯合檢測,可顯著提高中心型肺癌靈敏度、診斷準確率,有助于疾病早期鑒別。
綜上所述,MRI、CT聯合檢測,可顯著提高中心型肺癌靈敏度、診斷準確率,降低漏診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