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71000)李書婷
小兒肺炎為臨床常見、多發疾病,其具有進展迅速、病情嚴重及并發癥多等特點,小兒一旦發病后將致使多個器官受影響,從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大量報道顯示[2],針對小兒肺炎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加快其病情康復,從而改善預后效果。為深入探討該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本文就選定的124例肺炎患兒的資料予以分析,現作下列報告。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治療的124例肺炎患兒的資料加以探討,分成兩組,將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納入;將護理配合度差者排除;對照組(62例)年齡6個月~10歲,平均(4.86±4.22)歲,男女比為35∶27;實驗組(62例)年齡9個月~11歲,平均(4.75±4.21)歲,男女比為36∶26;家屬學歷:37例本科及以上,51例高中及大專,36例初中及以下;上述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皆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方案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主要包含入院指導、基礎護理、藥物指導及觀察病情等方面;實驗組行針對性護理:①病情觀察及癥狀護理:密切監測患兒生命體征變化,對其實施高熱、躁動、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護理;為改善患兒通氣功能,糾正缺氧,并減少CO2潴留,需將患兒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時清除,鼓勵其用力咳嗽、排痰;針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難者可予霧化吸入、叩打背部等措施;囑患兒臥床休息,且病情較嚴重者需禁止開展劇烈運動;若患兒體溫過高,需立即通知主治醫生,并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溫措施予以處理,必要時可使用藥物予以降溫。②環境護理:護理人員為患兒營造良好的病室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暢通,并合理調整溫濕度,可有效促進患兒病情好轉;安排專員定期對病室予以消毒,以免患兒出現交叉感染;當患兒出現咳痰、咳嗽時,可教導患兒學會自行清理痰液,以免病原菌于室內傳播。③心理疏導: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其對自身病情缺乏了解,極易產生恐懼、緊張心理。護理人員依據小兒就診的心理特點,對其壓力源予以界定,且采取肢體撫觸、語言安慰、引導家屬安撫等措施,使患兒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從而以平和的心理接受治療與護理。④飲食護理:針對呼吸困難,且存在缺氧伴心衰者需暫時禁食,或囑其少食多餐,食物以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熱量及易消化為主,同時確保水分與營養充足。針對進食困難者需遵醫囑予以靜脈補充營養,且鼓勵患兒多喝水;輔助喂食時需保持耐心,且喂食者需將患兒頭抬高,防止嗆入氣管。
附表1 比對兩組護理效果(±s,d)

附表1 比對兩組護理效果(±s,d)
注:組間比較,aP<0.05。
組別(n=例數)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n=62) 5.98±1.23 6.95±0.89 9.87±1.45實驗組(n=62) 4.52±0.47a 5.10±1.25a 6.52±1.41a t 8.7307 9.4931 13.0421 aP <0.05 <0.05 <0.05

附表2 比對兩組家屬滿意度[n(%)]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比對兩組護理效果;兩組家屬滿意度予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評估,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及不滿意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數+較滿意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應用 探究原理,數據皆予SPSS21.0軟件處理,正態計量(±s)數據組間對比通過t進行檢驗;正態計數例數[n(%)]組間率對比則予x2檢驗,當兩組對比顯示高度差異則具統計學意義P<0.05。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相較,實驗組體溫恢復正常、肺啰音消失及住院時間均更短(P<0.05),詳見附表1。
2.2 兩組家屬滿意度比較 對比對照組的64.52%,實驗組家屬滿意度95.16%顯著更高(P<0.05),詳見附表2。
因患兒身體素質比較差,其對外界病毒抵抗能力比較弱,易被病毒侵害而受感染,從而引發肺炎[3]。小兒肺炎為常見呼吸道疾病,其與生活環境、氣候、患兒自身狀況緊密相關,為控制肺炎患兒病情發展,改善其臨床癥狀及體征,于治療同時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4]。
本研究為探討有效的護理方案,就選取的124例肺炎患兒資料加以分析,針對實驗組實施針對性護理,且取得滿意效果。針對性護理的范圍較廣泛,是針對某類疾病患者實施的針對性干預措施,進而有效促進患者恢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護理方法[5]。針對性護理是對肺炎患兒特制的護理模式,其是依據不同患兒臨床資料與體質制定的護理方案。對照組實施的常規護理未充分考慮患兒實際病情與家屬實際需求[6]。于具體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兒高熱、躁動等開展相應干預,營造良好的病室環境,加強體溫的監測,并采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于飲食方面,針對性護理給予患兒富含維生素、高熱量及易消化流食,以促進患兒消化道吸收及體質恢復;由于呼吸系統疾病患兒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較為困難,而針對性對患兒予霧化吸入、叩打胸背部及體位引流等方式,從而進一步發揮臨床輔助作用[7]。患兒家屬情緒對患兒帶來一定影響,護理人員及時對家屬予以心理疏導,囑家屬給予患兒足夠的關心與鼓勵,通過采取放音樂、講故事等方式使得患兒保持穩定情緒。經綜合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體溫恢復正常、肺啰音消失及住院時間均更短;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家屬滿意度95.16%顯著更高,提示小兒肺炎治療中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有效縮短病情轉歸耗時,提高家屬滿意度,這與張靈、沈春濤[8]文獻結果一致性較高。本研究對兩組患兒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因樣本量過少未加以分析,待進一步調查再作報告。
總結上文,針對性護理應用于小兒肺炎治療中,不僅能夠縮短體溫恢復正常、肺啰音消失及住院時間,而且有效提高家屬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