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473000)趙麗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異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惡性腫瘤。其主要表現為發熱、尿改變、骨痛等,而患者對疾病缺乏一定了解,加之癥狀無特異性,極易被誤診為呼吸系統感染、腎炎等疾病,以致延誤病情[1]。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網絡平臺延續護理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自護能力及骨痛的影響?,F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76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8例。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8~67歲,平均年齡(56.83±8.42)歲;病程1~8個月,平均病程(5.02±2.56)個月。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6~66歲,平均年齡(56.71±8.33)歲;病程2~9個月,平均病程(5.11±2.7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附表 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對比(±S,分)

附表 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對比(±S,分)
組別 自我概念 自護責任感 自我護理技能 健康知識認知對照組(n=38) 28.45±5.36 29.67±5.22 29.73±5.56 28.72±5.18觀察組(n=38) 32.17±5.41 34.36±5.27 36.12±5.63 34.47±5.25 t 3.011 3.898 4.978 4.806 P<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規護理流程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如囑咐患者臥床休息,定期空氣消毒,限制探視,進行保護性隔離;做好口腔、會陰及肛門的護理,觀察病人有無發熱、感染等現象以及出血情況。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網絡平臺延續護理,具體如下。①成立延續護理小組。科內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加強成員的專業培訓,提升其溝通能力。②建立患者檔案。應在患者出院前登記患者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治療及聯系方式等,并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以制定護理計劃;護理人員添加患者的聯系方式,如QQ、微信等,運用網絡手段進行出院隨訪。③干預措施。知識宣教,講解多發性骨髓瘤的有關知識,告知遵醫行為的重要性,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等心理,爭取其積極配合;健康指導,指導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多飲水,戒煙酒,注意休息;教會患者自我監測的方法,如:體溫、呼吸、面色等,觀察用藥反應,如有異常反應及時就診,并提醒患者定期復查,根據復查結果給予相應的指導,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
1.3 觀察指標 于出院前應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量表包含43個項目四個部分(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和健康知識認知),每個項目評按0~4等級計分,分數越高說明自護能力越高。于干預4周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總分10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自護能力 觀察組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認知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疼痛程度 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為(2.53±1.21)分,對照組患者的VAS評分為(4.51±1.25)分,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987,P<0.05)。
目前,臨床上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大多是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藥物反應,極易使患者產生恐懼、害怕等心理,并抵觸藥物治療,耽誤病情,預后較差[2]。鑒于此,給予多發性骨髓瘤必要的延續護理十分重要。作為住院護理的延伸,延續護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和出院后所介紹的護理服務具有連續性和協調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縮短護患距離,普及疾病知識,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節省醫療資源和經濟成本。同時與網絡平臺的聯合運用,可大大節省資源,便于護理人員進行知識普及和健康指導。本研究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進行網絡平臺延續護理,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ESCA評分較高,而VAS評分較低,說明通過網絡平臺延續護理,可提升自護能力,減輕疼痛。
綜上所述,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采取網絡平臺延續護理模式,能顯著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