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南石醫院(473000)趙麗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顱腦損傷手術患者86例,依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24~61歲;其中頭皮損傷11例,顱骨損傷18例,腦損傷14例。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23~59歲;其中頭皮損傷9例,顱骨損傷17例,腦損傷17例。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顱腦損傷手術的常規護理措施,如術前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減輕其恐懼及顧慮,并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術后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傷口滲血及滲液情況。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依據患者的身心狀態,制定相應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即:①護理人員培訓。加強護理人員無菌意識,對護理人員相關操作進行培訓,如手術部位消毒、靜脈穿刺、導尿等。②心理和健康認知干預。術前手術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融洽關系,說明顱腦手術的過程及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介紹手術室環境和相關制度,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緩解其緊張及恐懼等心理;講解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預防感染的措施,注意個人衛生。③術前準備。擺放患者手術體位,并在骨突處放置襯墊,避免刺激;調節手術室溫濕度,創造良好的手術環境,檢查手術器械有無過期或污染,保證其無菌。④術中觀察。嚴格加強巡視,注意患者體溫、血壓及傷口情況。(2)護理過程中可強化上述措施,增加護理頻率,提升工作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其中術后并發癥主要有腦疝、腦脊液漏、顱內出血等。統計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感染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8.64±1.61)d,對照組的住院時間為(22.14±1.72)d。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742,P<0.05)。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感染發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感染總發生率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臨床研究表明,手術室護理工作與控制術后感染存在緊密聯系[1]。基于此,給予顱腦損傷手術患者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干預以協助其預防感染發生極為重要。

附表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感染發生率對比[n(%)]
作為搶救和手術治療的重要科室,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通過對術前訪視、術中準備、術中觀察的護理頻率增加,注意護理細節,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使患者順利、平穩度過圍術期,提高護理質量[2]。本研究對顱腦損傷手術患者予以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較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感染總發生率均較低,表明通過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及感染的發生。由于傳統護理模式的重點在于病房護理,而忽略了手術室護理,如術中護理不當或無菌意識薄弱,均會增加術后感染發生的風險。因此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利于手術工作的進行,通過術前準備、術中觀察等措施,能有效減少感染等意外發生,為患者后期康復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對顱腦損傷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強化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感染發生,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