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
摘 要:新媒體的崛起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強烈沖擊,在新媒體的壓力下必須尋找轉型突圍生存之道。本文將從新媒體時代的特征來闡述對廣播新聞采編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新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采編的創新對策。
關鍵詞:廣播新聞;采編;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01
一、引言
面對新媒體的強勢倒逼,地市級廣播電臺作為主流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廣播新聞作為主要廣播節目形態,只有不斷創新其采編方式,生產出更高質量、多元化呈現的新聞產品,才能傳播好正能量,發揮好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公信力。
二、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采編面臨的壓力
(一)新聞采編內容更加復雜
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以海量化的方式呈現,各種新聞信息可以瞬間出現在各種媒介上,不僅規模大,而且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這給廣播新聞采編人員提供豐富新聞材料的同時,也使其不得不慎重地對待海量信息,判斷新聞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并在第一時間策劃編輯出高質量的新聞稿件,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些對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專業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新聞信息傳播方式更為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人們收聽廣播新聞的方式已不僅限于收音機、車載等平臺,更多依賴于互聯網,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隨著廣播新聞傳播介質的轉變,要求傳統的廣播新聞傳播方式要與文字、圖片、立體圖像、視頻等不斷融合,廣播新聞采編人員不僅基本功要扎實,還要掌握廣播新聞多平臺呈現理念和技能,迅速“跨界”,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傳播需要。
(三)新聞編輯更強化互動性
新媒體出現后,徹底改變了廣播新聞以受眾為終點的單向、線性傳播方式,很多新聞事件現場的群眾就會第一時間進行網上直播,并通過各種載體傳播自己的所見所聞,形成更為強大的輿論力量。因此,廣播新聞必須摒棄“以自我為中心,被特許的大眾傳播主體”的自我定位,充分利用好新媒體,主動提升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溝通能力,才能實現新聞價值最大化,占領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制高點。
三、新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采編的實踐與思考
(一)精耕廣播新聞內容深度
不同于傳統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下各專業媒體的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不僅是新聞的獨家性,而是對新聞內容可讀性的要求更高,有深度、有思想、有觀點的廣播新聞才能夠得到受眾青睞,才能引導好輿情,傳播好黨的政策主張。
眉山綜合廣播的《新聞連連看》欄目,報道本地24小時內發生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等多種新聞熱點,節目在海量的新聞熱點事件中,及時整理出目標受眾關注的新聞熱點,根據目標受眾的收聽習慣分時段推送。主播以“說新聞”的方式,適時進行個性化新聞點評,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短小精悍的新聞評論,在新聞事件報道的同時對事件進行更加深入的解讀和更加精辟的點評,賦予新聞更具新穎的闡釋和更深層次的視角,提升廣播新聞節目的權威性和可聽性。
(二)加強廣播新聞播發時效
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曾經的時效性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如何發揮廣播優勢,做強新聞主業,“不定式插播滾動新聞”是提高廣播新聞時效性的舉措之一。采編這類新聞要以“短”和“精”為特點。“廣播新聞現場直播”也是提高廣播新聞時效性的方式之一。尤其是播報重大突發事件時,可以打破廣播日常播出的時間與節目架構,根據新聞事件進程,開辟與之同步的大時段直播。如筆者所在城市眉山市的“兩會”報道,就采用了現場直播,充分發揮市級主流媒體優勢,聯合區縣電臺采編力量,第一時間傳回現場音效,及時、快速且權威地進行大時段、大容量、多方位的獨家報道,“先聲奪人”,讓聽眾第一時間身臨其境。
(三)創新廣播新聞節目播出形態
一是多平臺聯動,拓展廣播新聞傳播渠道。主動與新媒體融合,廣泛利用網絡、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實現廣播新聞多媒體、多手段呈現。今年舉行的眉山首屆“半程馬拉松賽”宣傳報道中,眉山綜合廣播主動聯合電視、網站、智慧眉山APP,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地對馬拉松賽場勝況進行報道。在新媒體平臺上,分時段、矩陣呈現重點參賽隊員的簡介,比賽路線圖,賽事的趣聞等,極大提升了報道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節目每天廣播微信公眾號的互動量最高達600多條,網絡收聽每天最高達到7000多次。同時借力蜻蜓、聽唄、360水滴直播等新媒體平臺上傳節目,聽眾在收聽廣播新聞的同時,可以看廣播、聊廣播。二是充分發揮聽眾資源。眉山綜合廣播的每檔新聞節目,均在其微信客戶端、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你問我答”“主持人問吧”版塊,讓聽眾對當下播報的新聞進行評論探討,對聽眾提供有價值的內容,進行采編再加工,讓聽眾提供的信息成為內容更豐富、形式更為多樣的新聞產品,同時還利用了聽眾的“關系”或“圈子”實現新聞信息有效傳遞。
四、結語
總而言之,廣播新聞要不斷提高編輯創意,提高節目質量,形成獨特的風格,這是求生存謀發展的唯一途徑。
參考文獻:
[1]王聶.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采編策劃的特點及創新措施[J].西部廣播廣播,2017,13:35-36.
[2]凌伶.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采編特點與創新途徑闡釋[J].新聞傳播,2017,15:100-101.
[3]陳臻.淺談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及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4(13).
[4]于傳明.新媒體背景下廣播新聞采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