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電視專題片是以寫實記錄為主要表現手法的一種電視片類型,在目前已有的電視專題片中,人物類電視專題片是其中較為復雜的一種題材。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拍攝制作中,不僅要考慮到電視專題片的時長和規格限制,更要以藝術手段表現出人物的真實性格與內在品質,因此這對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拍攝制作與后期編輯提出了較大要求。本文從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基本操作展開討論,對其在拍攝和編輯過程中的剪輯、音樂渲染和特效應用等進行深度研究,從而探究出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最佳制作方法。
關鍵詞:人物類電視專題片;拍攝制作;后期編輯
相對于其他題材的電視專題片,人物類電視專題片在社會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它通過對被采訪人物的先進事跡宣傳,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和高尚品德,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楷模形象,對觀眾具有良好的引導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觀眾優秀的個人綜合素質。因此人物類電視專題片要根據所要宣傳的主題采取合理的制作和編輯方法將所要表達的思想強化,對觀眾起到更有效的引導作用。
一、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拍攝制作
(一)專題片腳本的編寫
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拍攝準備過程中,要提前進行腳本的編寫,將拍攝過程中所要涉及的文字稿件和分鏡頭處理都進行預先的掌握,避免拍攝過程中混亂情況的產生。文字稿件主要包括在拍攝過程中所要突出的電視片主題、內容和宣傳意義,由于電視專題片時長的限制,文字稿件必須對所要進行的采訪做出最簡練的總結,以人物的先進事跡為切入點,運用語言描述表現其超脫常人的高尚品德,對觀眾起到引領學習的作用。而分鏡頭處理則是在文字稿件的基礎上對人物的采訪進行多方面的鏡頭整合,通過對多個角度的切換和時間長短調整重點表現出人物的閃光點,升華電視專題片的表現主題。
(二)拍攝素材準備
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拍攝制作中,素材是不容忽視的重點內容,只有選擇恰當的素材才能在有限的時間中最大可能的對人物性格和品質進行多方面的立體詮釋。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素材準備主要包括圖像畫面和聲音收錄,越日常的畫面和音頻越能拉近觀眾對采訪人物的熟悉感,使觀眾產生心靈的共鳴,達到更好的主題效果。在素材的收錄中,可以采用多種準備形式,像抓拍、直接采訪和間接采訪等都是素材準備的有效方式,多種形式的表現更能使人物的形象顯得更豐富。在素材的準備中,要靈活的多方面選擇相關內容,比如人物各個時期的照片或者是旁人對其的評價等都是良好的入手點,能以多層次的角度為拍攝做好準備。
二、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后期編輯
(一)音頻的處理
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后期編輯中,音頻處理是基本也是重要的步驟,這種人物類音頻主要由電視旁白、背景音樂和人物間的討論等形成。電視旁白是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中烘托感情的主要手段,在處理中要用富有感情、抑揚頓挫的解說中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背景音樂也是專題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適當的背景音樂能使表達的感情得到升華,如引入的或寧靜或喧鬧的聲音讓觀眾產生情感的共鳴,而人物間討論更是人物類電視專題片所重點突出的部分,通過被采訪人和其他任務的交談能進一步直接的表現出人物的內心和品質,將專題片的主題表現出來。
(二)視頻的剪輯
成功的電視專題片離不開后期視頻的剪輯,合適的視頻剪輯能使平淡的視頻有著獨特的閃光點,因此在后期制作時,要做到合適的視頻穿插處理,通過剪輯將所要表達的視頻主題形象清晰的表現出來。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視頻剪輯中,主要采用三種手法進行處理:第一是根據人的視覺接受規律將畫面由遠及近、由高到低的進行視頻角度的切換,從而將視頻進行多角度的渲染;第二種是通過不同時間線的穿插、事件的前后發展對人物先進事跡進行詳細的講述,使觀眾對人物和事件有整體把握;第三種則是對視頻的節奏和進度進行調整,對于重點情節加入慢鏡頭的播放,通過節奏的變換將事件烘托渲染出來。
(三)特效的加入
人物類電視專題片雖然是以寫實為主,但是單純的敘事討論會使專題片顯得枯燥無味,無法激發觀眾的觀看熱情,因此在專題片的后期編輯中要適當加入特效,比如快慢鏡頭的切換、黑白畫面的應用等,從而用這種特效將事件進行烘托渲染,將人物的性格進一步表現出來。
三、結語
人物類電視專題片是對先進人物進行宣揚的主要電視類型,成功的人物專題片不僅能將人物的性格烘托出來,更能使觀眾在收看中學習被采訪人的優秀品質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前期準備時要做好腳本的編寫和素材的整理,通過選擇合適的事件對人物進行刻畫,在后期的編輯中則要重點關注音頻的處理、視頻的剪輯和特效的應用,以高超的手段對視頻進行整理,通過運用語言、背景音樂和角度變換等將人物的形象更立體的表現出來,升華專題片所要表現的主題,從而達到使觀眾產生心靈共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安然.關于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編輯思維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 (13):134.
[2]董珊珊.編輯思維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性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2 (2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