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秀
盱眙縣廣播電視臺的廣播電視節目無線傳送是由發射臺無線發射覆蓋全縣。發射臺位于縣城西北部的天臺山上,是無線發送的理想的高山發射臺。發射臺承擔著中央、省、市、縣的廣播電視節目的無線發送。為了安全優質播出,我臺注重技術保障系統建設,技術維護與管理。發射臺技術保障系統建設如下:
一、供配電系統
發射臺電源為一路外電、一路自備電源。外電是供電公司的變電所到發射臺的一條專線,經100KVA變壓器為380V電壓結入發射臺配電房。自備電源為智能化80KVA的自發電系統供電(該系統在主供電線路停電3秒鐘后自行啟動發電,自行切換供電)。在保障日常用電輸送的過程中,同時對斷電等突發情況做出預防,保證廣播電視臺廣播節目的正常播出。
二、信號系統
發射臺信號源有一套衛星接收系統和一路光纜信號傳輸系統。光纜信號傳輸系統是省廣播電視信號專用光纜直接到發射臺。衛星接收系統是兩個直徑1.5米衛星接收天線接收兩顆衛星信號組成的衛星信號接收系統。不同信號之間有信號切換器、信號分配器,重要的有備份,信號切換器具有斷電直通功能。不僅能夠保證廣播信號的正常接受,確保相關廣播節目的順利播出,還能提高廣播節目的播出質量,在發生意外情況時,可以更好的應對,確保相關工作能夠穩中有序進行,認真完成所要求的相關任務。
三、發射系統
發射臺根據省級以上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批準的頻率、功率等參數配置發射機和天饋系統。部分頻道有主備發射機,配置了發射機倒換裝置(同軸交換開關)并連接有假負載,在主機突發故障時快速切換到備機工作。以此來提高應對相關意外事故的能力,不僅能夠順利完成相關任務,還能夠提供處理相關故障的時間,并及時對其作出反饋。
四、自臺監控系統
發射臺安裝了一套十六畫面的廣播電視監播系統,對中央、省、市和自臺播出節目的信號源、發射信號進行監聽監看,并按照《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的要求對節目信號質量和效果用音頻和視頻進行記錄保存。不僅能夠對相關播放任務進行存檔記錄,還能夠使得當意外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通知,將事情抑制在可控范圍內,使得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小,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維護器材
發射臺對重要頻道的發射機關鍵部件進行了單元備份如激勵器、功放開關電源等。備有設備維修所需的常用元器件,如空氣開關、功放管、接插件、轉接件等。配置了常用維護工具、檢修專用工具和相關材料,如萬用表、信號發生器、解調器、示波器、功率計、頻率計、場強儀等。當電視臺相關系統發生故障時,無線電技術保障系統可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及時對其進行維修,在維修期間各個轉播任務轉移到備用機進行,在保證完成任務的同時,盡量減少維修的時間,保證能夠應對任何突發情況,完成每天的播放任務。
六、技術資料
專人保管發射臺所有技術資料,包括:發射機技術說明書,維修儀器說明書,天、饋線資料,供電系統資料等。為相關人員提供相應的技術信息,使得其能夠對自己所負責的機器快速上手,保證播放的質量,同時對于較小的工作故障能夠自行進行處理,提高播放任務的播放效率,同時也可以盡量節約高技術維修人員的時間,當真正發生較大的故障時,使得其可以投入到更加復雜的突發問題上,做到術業專攻。
七、運維與技術管理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
參照《運維規程》的相關要求,制定周檢、月檢、季檢和年檢等周期性的維護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維護工作做好記錄并存。重要保障期預案,預案包含重要播出前的準備、重要播出中的保障措施和突發故障、事件的應急處理等內容。
良好的規章與計劃是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規章是降低意外情況發生的重要保障,只要各部門人員能夠各司其職,認真完成本單位所要求的任務,并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就能夠保證相關任務的順利進行。當發生突發事件時,相關計劃則是解決突發時間行之有效的手段。按照計劃要求及時改變線路,采用備機進行工作,保證任務的進行。同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立刻到位對故障部位進行維修,最大限度的增加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使得應對突發事件不會手忙腳亂。
八、技術學習
技術人員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促進自己的技術業務水平。技術人員一起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同時,與市臺、省臺技術人員保持聯系,接受他們的指導。與發射機廠家技術人員時常溝通。技術人員不定期參加省局主辦的技術培訓班學習。保證技術人員的知識能夠符合實踐發展的要求,能夠在意外發生時,準確找到事故發生的源頭,并及時對其進行維修,提高處理相關事故的效率,使得無線發射技術保障系統能夠順利運行,實現系統與人的結合,最大限度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后果。
參考文獻:
[1]李峰.數字媒體技術在電視媒體中的應用[J].社會與科學,2015.
[2]數字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地面數字電視發射傳輸系統與覆蓋網絡[M].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