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英 胡茂永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局根據“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中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工作計劃布局到周邊國家和國家湖南省停靠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韓國是東北亞出版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韓國與中國,同屬中華文化區,兩者文化淵源具有同根性,認真研究和探討韓國出版產業的發展經驗,可對中國當前出版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中國出版產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沿線國家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將得到加強。增強中國新聞出版企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在促進公眾與周邊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文化交流中發揮獨特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韓國出版產業現狀
韓國位于朝鮮半島南部,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140萬。朝鮮現代出版業始于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短短幾十年,韓國出版業取得了顯著進步。尤其是近些年來,韓國政府更是將文化產業確定為韓國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凸顯“文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入21世紀以來,韓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韓國文化產業的出口量增長速度更快,同比增長了14.7%左右。在韓國外匯收入行業中,文化產業僅次于汽車產業,位居第二位。
韓國的文化產業中,銷售規模最大的行業是出版業。傳統新聞出版,圖書出版與新興數字出版成為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韓國政府努力將出版業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產業,繼續拉動韓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韓國出版社實行注冊制,截至2015年底注冊的出版社有近5萬家,有業績的出版社達到6400多家。
二、韓國出版對中國出版業發展的啟示
(一)韓國出版業發展的直接動力來自政府的戰略領導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產業興盛與否是該地區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軟實力的核心要素。韓國政府在韓國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和主導作用。韓國政府把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通過政府的主導和引領,配以專業化管理機構的協同作用,社會和企業積極參與,形成了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套完整的“國家體系”。2013年,韓國提出了“創造經濟”的想法。創造經濟是指將科學技術與工業,文化和工業相結合的新經濟,以創造行業之間的關鍵路線。這意味著韓國經濟已經開始從制造業轉向文化內容產業。
另外,為了防止出版和發行的惡性價格競爭,韓國政府特別推行“圖書定價制”(見表1)。通過這種方式,韓國圖書市場中以往常見的虛假定價的現象得到壓制,出版商只能通過提高圖書出版質量來吸引讀者而不是價格策略,這一做法能促進更多優秀圖書的出版。
經過多年的發展,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現代出版業可以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政府和行業的長期共同努力。
2015年,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財政部發布了《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推動傳統出版影響力向網絡空間延伸、實現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融合與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務、闡明了路徑、提供了遵循。
(二)立足國家民族特色,創新出版內容,增強出版業競爭力
出版業是一個以創意為導向的產業,出版業的發展需要保持創新的生命線。韓國出版強調民族特色和創意為王,實現“一源多用”。如韓國出版的《魔法千字文》,該產品以文字教學為基礎,用韓文版的漫畫制作。待著作暢銷后,先后將其改編成電影、音樂劇、電視動畫和網絡游戲,成為兒童學習漢字的流行教科書。韓國出版集團努力打破各種障礙,使出版產品能夠產生多維、協同發展的效果,這可以促使傳播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發展過程中,韓國出版業非常重視挖掘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傳播正確的民族價值觀,傳播現代理性精神,努力堅持“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作為與韓國同屬于“漢文化圈”的中國,需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礎,深根細作,講好“中國故事”和“故事中國”,構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出版物。
(三)創新出版載體,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韓國出版載體越來越多元化,電子書與網絡出版結合,在線方式與無線方式結合。以傳統的紙質出版為主線,出版業的范圍依據新形式可擴展到互聯網信息和手機內容這些具有高潛力、高附加值的領域。集成各種數字多媒體資源,形成各種出版工具和模型。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智能終端的普及,韓國的電子出版市場高速增長,電子書和手機閱讀增速最快。(見表2)
當前的時代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出版產業跟互聯網正在深度融合,逐漸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圈,不斷產生新的市場需求。互聯網為出版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便利,出版業的繁榮也能促進互聯網的發展。
(四)促進出版和營銷的重點是國際化,并增強出版物的國際影響力
韓國出版業瞄準國際市場。近年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研究院在亞洲多個國家設立辦事處,并在美洲和歐洲尋找布局機會,加強市場調研,有針對性地開發文化產品。特別在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區協定”后,韓國越來越重視中國的廣闊市場。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韓國文化產業振興研究院和韓國中小出版協會共同資助和組織的“韓中圖書版權貿易洽談會”每年在中國召開,目前已經在西安、濟南、長春和南昌等多地舉辦,取得了豐碩的版權貿易成果。我們可以學習韓國“走出去”的經驗,從區域市場邁向全球市場,提升出版物的國際影響力。
絲綢之路不僅是商貿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互鑒之路;“一帶一路”既是經濟帶,又是文化帶?!耙粠б宦贰钡慕ㄔO將為沿線各國文化出版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和便利?!敖裉斓闹袊?,前所未有地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蔽覀円獔猿治幕孕牛χ腥A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自豪感,要實現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人民傳達中國文化。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家的“一帶一路”“絲路書香”“經典中國”“走出去”等文化和出版政策,發揮內容優勢,展開版貿輸出,提升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堯美.韓國“一源多用”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對我國出版業的啟示[J].編輯之友,2014 (10):109-112.
[2]李新.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對我國出版產業的啟示[J].出版發行研究,2015 (07):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