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蕊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的教育環境。本文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俱進,通過對大學生新媒體價值觀的構建、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和新媒體工作隊伍的建設打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態
新媒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多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的傳播形態,是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而言的。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改變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適應新的環境,遵循規律,因時而新,因勢利導。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機遇
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具有鮮明的開放性、時效性、滲透性等特點,其信息傳輸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等因素的限制,傳播方式也從直線型向多向型轉變,實現了信息跨時空、跨地域傳播。新媒體的諸多特征在打破了以往課堂和面對面說思政教育的諸多限制的同時,使主客體對話模式發生了改變,受教育者可以自主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并在教育活動中主動表達出個體觀點,改變了傳統思想教育工作的被動性。同時,大量新媒體的平臺的涌現和新媒體功能的健全拓寬了思政教育的平臺,豐富了教育手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機遇。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新媒體環境在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其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新媒體具有極大的虛擬性,其信息來源是復雜和多樣的,發布人隱匿性強且能夠自主發聲,如何將負面的思想和錯誤的信息排除到教育環境之外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問題。第二,在新媒體充斥的大環境下,大學生個體越來越獨立、個性愈來愈鮮明,如果思維方式背離了主流思想,其教育缺乏傳統教育“對癥下藥”的針對性和“望聞問切”的精準性。第三,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出現的各類平臺媒介也層出不窮,高校教育者熟練并掌握新媒體技術和各類媒介的特征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新的挑戰。
三、新媒體環境下打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面臨新媒體環境的新機遇和新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和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切實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轉變理念,轉型思維、創新方法、積極搶占教育陣地,是一項緊迫而又重要的課題。
(一)新媒體價值觀的構建
新媒體平臺上海量信息的內容多樣而復雜,其中包含著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也包含大量虛假的、違背主流意識的信息。大學生群體正直思想、意識和價值觀發展定型時期,認識評價容易受外界影響,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和可變性,有可能會產生出錯誤的新媒體“行為”:例如,在大量而復雜的信息之中失去真假善惡的辨別能力,對反主流意識隨波逐流,甚至個別行為觸犯相關的法律法規。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針對大學生進行新媒體“價值觀”的構建,包括新媒體的是非觀教育、新媒體的道德觀教育、新媒體的法制觀教育等從而幫助大學生規范網絡行為,善于在新媒體環境中分辨真假信息,主動抵制不良思想,積極加入營造網絡“清朗空間”的隊伍中。
(二)新媒體平臺的運用
當前,大學生接觸的社交軟件眾多,信息來源渠道多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順應時代現狀,善用互聯網思維,主動融入新環境,打破傳統教育灌輸知識的教育方式。要將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技術工具、交流平臺和教育途徑,使新媒體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平臺和新陣地,并使其能夠標準化、常態化和穩態化地進行發展[2]。要吸引大學生主動關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的相關教育內容,教育工作者就要在平臺建設、內容選擇、形式展現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消息易于傳播的特點,將枯燥的說教內容打造為立體化、多樣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趣味、有內涵。
(三)新媒體工作隊伍的建設
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建設一支政治理論水平高、理念新、學習能力強的專家型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隊伍包括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者、思政課專職教師以及一批以優秀學生組織為核心的相關平臺運營管理人員。這支隊伍既要講政治、將原則、講黨性,在教育中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確保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和導向性,又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積極挖掘新媒體中豐富教育資源,結合高校實際、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角度,充分包容個體差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滿足學生多方面、深層次需求,從而達到教育目的[3]。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 [2017-08-17].http://news.xin 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李茜,王琳.高校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8 (7).
[3]趙海燕,董大朋,于乃森,王利.關于民族高校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