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卓宇
摘 要: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種記譜法,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樂譜之一。我國學校音樂教育始從20世紀初,開始使用五線譜教學方式的歷史時間雖短,但就當前來看許多中小學音樂課本不再使用單一的簡譜教材,并配有配套的五線譜教材。五線譜識讀能力作為初中生應具備的基本音樂素質,在實際開展五線譜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值得思索的問題。本文希望通過了解并研究重慶市大學城初中生五線譜識讀的基本狀況,發掘運用五線譜在教學中的優勢,進而提出一些提升初中生五線譜識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五線譜識讀;策略
新課標2011版在知識與技能目標中音樂基本技能方面明確要求:“7-9年級學生能夠跟隨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具備識譜能力,能夠比較順暢的識讀樂譜?!盵1]五線譜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科學記譜方法,為世界音樂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小學音樂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五線譜教學,我國學校音樂教育使用五線譜教學在取得了許多成果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
一、五線譜識讀在教學中的基本狀況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音樂教育的識譜教學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以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為例,湘教版初中音樂教材簡譜、五線譜混合使用使教材變得多元化呈現。音樂課的形式變得多樣化,而五線譜識讀的學習作為基礎樂理知識學習的內容,受歷史發展、社會觀念、及教師教育觀念等多方面的影響,在課程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
(一)五線譜教學內容在教材中占比較小
重慶市大一中學使用的是湖南文藝出版社的簡譜、五線譜教材,初中教材共六冊,與最早一批通過教育部審定的人音版和人教版的初中課程標準音樂新教材相比,湖南版的優勢在于集五線譜、簡譜教學于一體,但作品與與理論知識比重不均衡??梢娢寰€譜雖然存在于教材中,但在整體內容上占比較少,教師和學生都難以認識到五線譜識讀的重要性。
(二)課程設置趨向成熟化
我國的中小學音樂課堂在20世紀大多是以唱歌課的形式存在,教學模式以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的方式開展。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大眾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音樂課的質量也隨之提升。但音樂學科不作為升學考試的科目,還是沒能得到學校的足夠重視,在課程設置上還存在一定的弊端,課程安排太過緊密或疏松,這對學生系統學習五線譜的識讀帶來一定的阻礙。
(三)學生基礎較為薄弱
通過研究初一學生對五線譜識讀的了解情況發現,大多數學生表示在以往的音樂課中沒有進行過五線譜識讀的學習,少部分學生有學習過但運用的機會較少就忘了。不論是傳統音樂教學還是在現代化音樂教學過程中,識譜教學都是音樂教學的基礎環節[2],五線譜識讀作為初中音樂基礎理論的第一課為能為之后五線譜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教材的內容關系到學生個體的知識、能力習得,作為教材的具體反映形式,教科書的研究是十分值得教育工作者加以關注的[3]。在實際授課中一些老師根本不參考教材甚至隨心所欲上一些與之教材無關內容。有些年齡較大的教師有心進行五線譜識讀的教學,但是教學方法比較老套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音樂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審美情趣,而五線譜的識讀恰恰是一種能力,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教師的教育理念也要積極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二、使用五線譜教學的優勢
我國學校音樂教育始從20世紀初學堂樂歌時期,開始傳入西方和日本由簡譜和五線譜記譜、供學生集體詠唱的齊唱曲,隨著學堂樂歌的發展,新的記譜法很快在群眾中被推廣使用,還開始成為當時唱歌課的教材。我國1956年頒布《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草案)》開始對識譜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了解一些常用記號、調號,要求學生學習五線譜和固定唱名法?!盵4]1982年的《全日制初級中學音樂教材大綱(適行草案)》更明確指出樂理知識和視唱應使用五線譜進行教學,并要創造條件使用五線譜教學。多年教學實踐也證實了運用五線譜教學的優勢。
(一)能直觀感受音樂要素的變化
五線譜相比簡譜在教學上會更加形象些,在認知過程中,視覺化效應的圖形化思維能增添學生對五線譜的記憶。音樂教師也應該重視在五線譜學習上易視覺化效應的可能性。例如,五線譜的色彩設置、音符形象、音像材料等等,都是可視覺化的,需要教師花一些小心思,那么就會產生積極的視覺化效應。
1.旋律形象化
五線譜最早發源于希臘,它的歷史比數字化的簡譜要早得多。五線譜的識讀其實不是看音,而是看位置,在視覺上能讓人迅速知道音的高低并感受音符的上下起伏波動,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
2.節奏直觀化
初中學生在識讀樂譜的過程中碰到一些節奏較為復雜的曲目時,容易產生節奏不穩的現象,采用五線譜記譜的曲目通過符干與符尾的疏密度來呈現節奏,通過不同符號的圖形表示休止,直接展示給學生,也為學生的識譜降低了難度。
3.結構具體化
目前五線譜識讀的教學成果主要體現在音樂專業學生的應用,尤其對于多聲部音樂的學習,在表現和聲結構和織體結構上有著突出的優勢。除了能較完整的表現歌曲的音樂形式,五線譜識讀的學習更能培養學生的固定音高感。
(二)五線譜記譜更具嚴謹性
雖然現代的簡譜在大眾音樂生活中被普遍使用,但五線譜在記譜上更顯嚴謹。五線譜上單獨的一個音無法確立它的音高,判斷這個音符的音高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五線譜有高、中、低及次中音譜號等不同的譜表,來明確的表示音符所在的音區;二、五線譜上標記的是什么調號,即使兩個音符在同一條線上也可能因為調號不同所表示的音高也不一樣。在速度的表現上,作曲家在創作后會大多會給作品設定一個速度區間或是具體速度如?=88,以便于更好的傳達作曲家想要表達作品的本義。
(三)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
五線譜的識讀教學是一個基礎又重要的過程,如果學生能獨立的運用五線譜識讀,就能學習更多的作品,具備了這種能力即便走出校園也能自主學習音樂。對于未來想要學習器樂的學生,如果他們在課堂上學習掌握了五線譜的識讀對他們學習樂器就更有幫助,能夠學以致用。這樣他們在空閑時間不僅鞏固了五線譜知識,并且能夠培養學生對聆聽音樂、演唱歌曲、自我創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發展
中學階段是人的記憶力發展的高峰期,中學生的記憶特征具有對直觀形象的材料記憶要優于抽象材料,對圖形的記憶要優于詞語。學生學唱一首新的歌曲,除了最開始的初聽歌曲,感受曲子的整體風格,便要開始學習歌曲的旋律,五線譜的識讀便是把音樂符號轉為歌唱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五線譜的識讀共有三個步驟,即看譜-確定音高-有聲演唱。通過視覺傳達至聽覺然后做出動作反應,且這三個方面不能進行切割。而識讀五線譜的過程不僅只是認音,還包括識別譜號、調號、拍號、還有對音樂表情術語等信息的接收處理,這對提高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有著良好的影響。
三、提升初中生五線譜識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教師在進行五線譜識讀的教學前要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教學內容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保持足夠的新鮮感,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要從音樂的基本要素中積極探尋提升學生五線譜識讀能力的方式的多樣性。
(一)在聽覺感知中識讀五線譜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聽是學生最直接感受音樂的活動形式,在音樂欣賞課中創設情境來進行五線譜識讀的教學,也是一種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形式。在欣賞主題音樂時,讓學生伴隨音樂做律動感受曲子的風格、節奏并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表述。例如在學習《彩云追月》這首歌曲時,要求學生在聽隨音樂時用手勢畫出旋律起伏的高低,第二遍再聽旋律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用線條描繪高低起伏畫出彩云追月的場景,為學生創設一個美好的情境也為學習五線譜降低難度。
(二)在視覺體驗下識讀五線譜
在現代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音樂教學,多媒體這種現代化教學方式給傳統課堂帶來沖擊的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條改革創新音樂課堂的新道路[5]。傳統音樂課堂單純聽與唱的活動限制了學生的音樂感知,精美多樣的動畫與圖片、充斥美感的影像視頻能自然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抽象的樂理知識具體形象化,運用這種綜合藝術形式來進行初中低年級的五線譜識讀教學,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五線譜
學生對五線譜識讀沒有興趣主要有兩點原因:一、五線譜識讀本身屬于音樂理論課程,表現形式較為枯燥;二、五線譜識讀要求眼睛、大腦、嘴巴同時運行有一定的難度。新課程背景下要求音樂教學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學習來實施美育教育。五線譜識讀的方法是多樣且多方面的,但初中生的五線譜教學不用像專業化的音樂學習方式,教師可以運用更加簡便的方法來使學生增添興趣。為了到達美育教育的目標,要積極為學生學習創建一個良好的條件,通過各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6]。
1.簡譜、五線譜對比,取其精華
“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趨于完善,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的記錄音樂。”[7]五線譜和線譜在教學過程中都各有長處,采取簡線結合的方式能彌補某單一教學上的不足。針對初中生好奇心重、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在學習五線譜時引導并鼓勵學生回想之前學習過的簡譜,尋找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養成主動探索學習的好習慣。這樣既能降低學習五線譜的難度,也能充分發揮兩種記譜方式的長處。
2.器樂學習,強化識譜能力
近年來,許多中小學都引進了樂器進課堂,也是進行音樂教學改革的良好切入口。樂器引進課堂是進行五線譜識讀教學的最佳實踐活動,在演奏器樂的過程,同時是識讀五線譜的過程。大一中引進了口風琴作為課堂樂器,作為一種吹奏的鍵盤樂器,它的特點是易學、能吹奏任何調,可以幫助學習樂理知識。在演奏樂器時,融入一些簡單的旋律、節奏、視唱曲目進行練習,讓學生不僅能正確演奏五線譜中的音符,也在反復的聽音過程中建立起準確的音高感,在淡化了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參與音樂表現音樂的興趣。
3.趣味游戲,增強實踐能力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最好的學習動力莫過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擁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這種內在興趣的莫過于游戲?!爆F代倡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而對這種教學方法最好的解讀便是游戲教學法。例如學習完音符及音符的時值之后可以做一個“音符蹲”的游戲來檢測并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七名學生通過自愿舉手參與游戲,要求參與的人代表七個不同的音符角色,在規定的節奏中即興識讀老師預先準備的五線譜視唱的練習曲。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既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處理能力。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現行社會,學校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五線譜識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教師不能一味傳授五線譜知識技能,更要與演唱、欣賞、創作等板塊相結合探索更有趣的五線譜識讀的實踐活動。讓我們一起探討提升初中生五線譜識讀能力的方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指導教師:文琪)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新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樊夢楠.論基礎音樂教育中的識譜教學[D].河南:洛陽師范學院,2015.
[3] 莊仕鵬.我國七套初中實驗音樂教科書之內容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草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5] 紀巖峰.現代化音樂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4:27.
[6] 陳嬋.小蝌蚪游走在五條平行線上的律動—淺議五線譜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學習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163.
[7] 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