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對于建筑工程項目而言,施工技術及其重要,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時,應重視對各項要素的管控,要求施工者要嚴格按照一定的技術規范與技術標準進行操作,控制好每項技術參數,以求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從而降低混凝土質量風險。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澆筑施工
1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前準備工作
1.1混凝土的原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的施工原材料的質量會影響到澆筑的質量,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是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決定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混凝土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要嚴格依據相關規范標準做好原材料的檢驗工作,嚴格檢查混凝土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出廠檢查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并且需要進行二次復檢的應按照相關的規格取樣送往指定檢測站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中。例如:優先采用水化熱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及進場試驗報告,應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水泥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節約水泥的使用量,而且還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另外,還應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上注明原材料的相關要求進行材料數量、種類等檢驗,確保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充分滿足圖紙設計規范要求,有效保證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加強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1.2混凝土的攪拌
混凝土攪拌人員應依據相關規范,必須嚴格控制水泥、混凝土骨料以及添加劑等的用量和投料順序。混凝土的攪拌施工時,要科學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尤其是要注意不同品種的材料攪拌的時間是有差別的。同時,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攪拌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根據不同原材料自身的特性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各種材料配比,確保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粉煤灰與砂石的質量等。
1.3混凝土的輸送
混凝土輸送之前,需要對混凝土輸送設備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使用的混凝土泵的技術和功能,并配置充足的易壞零件,這樣可以及時對設備故障進行搶修。施工前必須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確保施工人員可以熟悉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及混凝土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嚴格控制坍落度。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中的問題分析
2.1混凝土裂縫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裂縫是很普遍的結構性病害之一,混凝土裂縫不僅會影響結構的美觀,而且也會降低結構混凝土的強度,影響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壽命。引起建筑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原因很多,例如: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攪拌及澆筑操作不規范、混凝土溫度和濕度發生變化等。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一旦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問題,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及時對引發結構混凝土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歸納,并采取相應的預防補救措施,盡可能降低由于混凝土裂縫而造成的損失。
2.2混凝土露筋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混凝土振搗時,保護鋼筋的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距離模板較近的部位極易缺漿,導致拆模后出現混凝土露筋的現象;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結構構件無法達到規定面積,鋼筋密度不合理,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使鋼筋密集處產生露筋;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將鋼筋振散發生移位,造成露筋等。這些問題都會造成混凝土露筋的問題出現,從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盡量避免發生混凝土露筋的情況。一旦發現混凝土露筋,將外露鋼筋上的混凝土和鐵銹清理干凈,然后用水沖洗濕潤,用水泥沙漿抹壓平整;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全部鑿掉,沖刷干凈潤濕,再用提高一級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搗實,并加強養護。
2.3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麻面也是混凝土施工中比較常見的病害,相對其他混凝土病害而言,對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影響比較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筑的美觀。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租糙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沒有排除出;混凝土模板接縫不嚴,使得局部出現漏漿的情況,導致混凝土出現麻面;模板施工前,沒有對其進行澆水浸濕或者是濕潤程度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水分被吸走,使得混凝土由于失水過多而出現麻面現象。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減少混凝土麻面的出現,確保建筑工程的美觀。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探討
3.1編制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方案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應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并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整個澆筑過程有組織、有分工、連續有序的進行,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保證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重點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方案,綜合分析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提前探討制定相應的應急解決方案,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的風險隱患,保證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質量。
3.2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各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性能要求和用途進行計算,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施工前,應按要求,對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礦物摻和料、專用復合外加劑等主要原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及出廠質量檢驗報告進行進場檢查。配合比必須經監理機構驗證并書面批復后,方可依據批復的配合比施工,沒有批復的配合比嚴禁使用。此外,如原材料品種和產地有所變更、必須根據原材料檢測結果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相應的調整,更換配合比。
4結語
在現代建筑行業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原材料,而混凝土澆筑技術則是最常用也是最關鍵的施工技術,該技術施工質量對于建筑整體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且值得投入大量精力的。由于我國建筑行業發展歷史較短,所以在混凝土澆筑技術這方面還沒有很深的造詣。因此,我國建準行業的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在這方面投入大量耐心與精力,不斷探索與總結,以提高我國混凝土澆筑技術水平,從而為建筑的質量創造良好的施工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洪劍芳.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福建建材,2017(04):109~110+47.
[2]韓國強.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9):247.
[3]侯瑞華.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中國房地產業,2015(08):124.
(作者單位:江蘇華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身份證號:3208821982****52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