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本報記者 王亞斌
路透社20日披露“美國正考慮繼7月后,再次派作戰艦艇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才過去兩天,臺灣“國防部”22日就主動發布了美艦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美國在中期選舉和臺灣“九合一”選舉前接連在臺海地區采取軍事行動,其動機引發高度質疑。
臺灣“國防部”22日晚9時15分發布新聞稿證實,兩艘美國軍艦當天從鵝鑾鼻海域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此次屬美艦例行性通過臺灣海峽國際水域,“相關細節由美國政府進行說明”。該聲明稱,美艦航經臺灣周邊海域期間,“國軍”均依規定全程掌握與應對,“有能力維護海疆、領空安全及確保區域和平、穩定,請國人放心”。臺“總統府”稱,一向重視臺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臺灣將持續致力于兩岸現狀的維持,確保亞太地區和平、繁榮及發展,我們樂見各種有助于區域安全穩定的努力”。
臺灣“中央社”稱,“國防部”22日雖然主動公布美艦通過,但并沒有透露是什么樣的軍艦。據了解,通過臺海的兩艘軍艦為“宙斯盾”艦。
這不是美國軍艦第一次穿越臺灣海峽。《旺報》此前報道稱,2017年7月島內就傳出美軍“伯克”級驅逐艦穿越臺海的消息。高階“國安”人士透露,當時解放軍遼寧艦自香港返回母港時,有一艘美軍“伯克”級驅逐艦進入臺灣海峽,沿著所謂“海峽中線”全程監視遼寧艦。但當時臺灣“國防部”未予證實,僅表示“對于周邊海、空域狀況,均全程監偵與掌握”。今年7月7日,美國兩艘“伯克”級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這是自2007年美軍“小鷹”號航母訪問香港被拒、隨后穿越臺海之后,首度有官方證實美國軍艦穿越臺海。《旺報》認為,美國此舉是有意讓貿易戰與南海、臺海議題連動,“以對大陸施壓的企圖相當明顯”。
美國軍艦接連過臺海在島內引發多重解讀。軍事網站主編施孝瑋稱,美國的目的是要讓世界知道,“臺灣海峽就是一個國際水域,而非中國認為的內水”。臺海軍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稱,這是美艦今年第二次通過臺灣海峽執行“航行自由行動”,且兩次都由臺“國防部”主動發布新聞稿,顯然“國軍”對于臺海動態均能有效掌握,并與美軍達成共識。他還說,雖然雙艦編隊為海軍演訓的最低門檻,但若加上今年以來美戰略轟炸機在東海及南海實施17次“持續轟炸機進駐存在”任務,顯見“美軍的海空軍力重新指向臺灣,對臺灣的戰略定位已有所改變”。
一位大陸臺海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個消息由民進黨當局率先釋放出來,是因為他們已經感受到內外壓力。民進黨當局現在也變成麻煩制造者,不愿意在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的正道上走,只能走“聯美抗中”的道路;通過宣傳軍艦通過海峽,某種程度上就是壯膽,也想提振低迷選情。海洋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次臺“國防部”的聲明顯得它好像跟美國配合得很好,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其實美國根本不拿臺灣當回事,臺灣只是一個棋子。此外,這次美艦過臺海是在中美防長剛會面的情況下發生的,說明美國內部態度不統一。
不僅如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前不久還援引美國數名國防官員的話稱,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草擬機密計劃,準備11月在南海和臺灣海峽等區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演,“借此向大陸傳達警告信息”。大陸涉臺人士分析稱,美國中期選舉將于11月6日登場,美艦極可能在11月首周過臺海,以“反中助臺”替美國總統特朗普造勢,接著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登場,一旦民進黨當局為選舉考慮,跟美國行動一唱一和,解放軍必有反制行動。▲
環球時報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