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影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企業實施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的作用進行闡述,從研發成本收集較為繁瑣、企業項目管理缺少規范性、對優惠政策了解不深入等方面,對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常見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常見問題的處理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常見問題;對策
通常情況下,高新技術企業和一般企業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研發成本投放量比較大,研發活動不管是在定義方面,還是在企業研發機構設定方面,都要受到研發支出加計扣除相關政策的制約,這給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提出了嚴格的標準。但是,從實際角度來說,我國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實施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過程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諸多問題出現,進而無法將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自身作用充分發揮,影響高新技術企業未來發展。因此,這就要求高新技術企業結合不同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在將相關風險進行把控之外,提高研發費用的應用效率,在給高新技術企業創造更好效益的同時,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健康發展。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闡述和分析。
一、企業實施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的作用
企業在開展新項目或者新產品研發工作時,將會消耗一定的研發成本,從實際角度來說,在形成一定規模的研發成本條件下,需要結合相關法律系統加上一定比例,可以將其當作核算需要繳納所得稅時所扣除數額的一項稅務優惠政策,進而被稱之為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例如,企業在進行所得稅繳納時,根據相關稅法標準,需要執行150%加計扣除政策,假設企業研發新產品時所支付的成本為2000元,根據150元(2000 +150%)在稅前實現抵扣,以此促進企業加強研發投放。
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研發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主要作用一般展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節稅目標的落實。結合相關法律標準,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根據15%的標準實現企業所得稅的扣除,并且在落實加計扣除的過程中,也能夠享有優惠政策資格。第二,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在滿足應用期限標準之后,還要在完成重新審核的基礎上應用。一般情況下,證書應用時間不得超過3年[1]。而加計扣除項目一般審批通過之后,可以要求企業在落實研發工作時,將其當作有效憑證,以此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復審資格證審批通過率的提升。第三,給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研發成本匯總提供條件,以此保證企業研發工作的順利實現。企業可以結合研發成本加計扣除有關標準,對研發項目管理流程加以規范,確定匯總財務成本數量,以此給企業申報專利工作提供精準的數據,提升企業申報成功率。
二、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常見問題
(一)研發成本收集較為繁瑣
一方面,部分企業在進行研發成本收集過程中,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有著嚴格的要求,不但要對研發活動所有流程有所認識,同時還能明確相關政策給研發成本收集提出的要求。通常情況下,研發成本收集工作一般交由財務人員來執行,但是因為財務管理人員受到自身專業素養的制約,對大部分研發活動不了解,無法對研發活動加以合理定位,導致成本收集出現失誤,把包含在研發成本稅前加計扣除項目納入到生產成本范疇中,或者將不包含在加計扣除范疇內的研發項目納入其中,進而影響加計扣除質量。另一方面,加計扣除政策沒有對研發成本含義加以明確,導致真實執行過程中,稅務部門缺少相關憑證,無法對優惠標準加以精準掌握,含有大量自由載量空間,進而引發企業糾紛。
(二)企業項目管理缺少規范性
現階段,我國企業采用的研發活動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向政府部門申報立項,另一種是企業內部自行組織。和前一種管理方式進行比較,企業內部自行組織管理將不具備規范性,立項管理意識淡薄,或者缺少完善的文書材料。由于管理不規范,造成企業開展研發工作時,無法對研發成本加以科學管控,導致研發成本不能及時實現歸集和核算。部分企業內部資源一般應用在多個項目中,因為管理不規范,導致企業無法對研發成本加以科學規劃和分配,進而不能享有優惠政策,給企業加計扣除帶來一定影響[2]。
(三)對優惠政策了解不深入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部分占比較大的企業負責人,即便對研發成本加計扣除政策有一定認識,但是缺少對政策內容和操作方式的了解,同時沒有意識到加計扣除政策對企業起到的作用。部分企業為了納入到高新技術企業范疇內,沒有給予自身含有優惠政策充分注重,使得缺少對研發活動的關注。針對企業來說,特別是規模不高的企業,企業負責人對部分政策給予充足注重,一般決定了該政策的實施效果。因為企業負責人缺少對加計扣除政策的了解,并且無法對新型動態加以掌握,導致企業內部發生各自為政現象,部門之間無法緊密配合,再加上對加計扣除政策認識不全面,造成企業不能全面享有稅收優惠。
三、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常見問題的處理對策
(一)加大對企業研發的優惠力度
針對研發創新來說,因為自身效益存在一定的不明確性,進而使得企業將其當作一項風險系數較高的活動,如果操作不合理,必將會導致企業擔具嚴重的經濟壓力。鑒于這種現象,給企業研發投放積極性帶來了影響。對此,應該給予技術研發充足的政策優惠,加強對技術研發的注重,全面實施加計扣除政策,在稅務政策的支持下,全面開展研發工作,促進和協調企業一同面臨創新研發環節中存在的風險,鼓舞小規模企業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繼續參與到投資投放以及技術創新等工作中[3]。從可享受政策優惠政策角度來說,主要劃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稅務優惠,也就是企業所得稅優惠的一種形式,其可以和其他企業所得稅優惠同時享有;第二種是普惠性,也就是不限定企業資歷,須開展研發活動、合理歸集研發費用;第三種是沒有額度或者比例要求,也就是不設定下限,沒有設定研發費用比例要求。并且,也不設定上限,費用越大減免稅也就越高。
(二)完善相關政策體系
首先,明確研發成本加計扣除范疇,確保和高新技術研發成本范疇高度一致,要求把歸集項目和范疇進行明確。其次,把高新技術企業、小規模企業等研發成本歸集方式和范疇加以統一。并且將制約性成本項目標準進行優化,盡量和會計核算標準、要求相迎合。最后,明確“常規性升級”與“實質性改進”標準,給稅務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執行操作提供條件。
(三)協調政府補助研發與不征稅收入政策
企業在獲取政府部門補助時,主要是滿足不征稅收入要求,同時根據不征稅收入進行稅務處理的,均無法實現稅前扣除,也無法享用加計扣除政策。沒有實施不征稅收入稅務處理的企業,應該給予政府補助以及研發項目有關標準充足重視,假設由政府部門對研發項目加以專項撥款,應該對其支出部分無法享有加計扣除政策。假設針對非科研項目專項撥款,例如小規模企業補助資金、專利資金補助、科學創新補助資金等,應用到研發支出中,沒有將其當作不征稅收入加以處理,可以享有加計扣除政策[4]。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新技術企業在落實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定問題,這些問題出現,給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工作實施帶來制約。因此,為了將問題全面處理,應該加大研發費加計扣除問題探究力度,給予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充分注重,將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自身作用全面發揮,以此實現企業科研創新。
參考文獻:
[1]王珍,王金新,王健偉.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實施成效與對策——以宜昌市為例[J].財會通訊,2016 (25):17-20.
[2]彭伶俐.淺析冶金企業如何利用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 (07):315.
[3]艾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的稅務風險研究[J].當代經濟,2016 (02):54-55.
[4]魏志梅.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研究[J].國際稅收,2014 (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