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
摘要:政府購買服務是扶持社會力量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著力點。隨著政府購買服務的改革,各地區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在改革過程中還存在制度銜接不順暢、制度設計不嚴密等障礙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政府改革的進度。對此,本文主要針對政府購買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購買服務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政府購買服務;職能轉變;問題;對策
近年來,中央政府作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重大改革部署,改革涉及范圍較為廣闊,對調整和規范政府與社會關系、政府與市場、激發社會活力的重要著力點,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然而在改革實際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政府辦社會現象較為普遍、社會組織承載能力有限、發展不成熟等,因而要想加快政府購買服務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需要政府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有序開放資源、將購買服務改革與其他改革內容相結合。
一、政府購買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各部門工作不協調
在推動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時,各個部門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力度大不相同,缺乏有效的合作和交流,沒有形成合力。現階段,文教系統和民政系統在規范管理以及標準制定方面工作力度較大,而其他部門相對比較落后,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障礙,如資金問題、需求調查、績效評估、責任劃定以及技術服務等,因而需要各部門(人事、財政、司法、經濟部門)協同對制度進行創新[1]。
(二)宏觀制度設計不夠完善
目前,政府在宏觀制度設計中還缺乏對整個過程管理的動態性監管。很多地區都已經出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指導性文件,然而在文件中沒有對購買公共服務的工作模式、社會組織資質認定、糾紛處理以及服務質量監督等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于不同的服務內容,其缺乏具體的運行規范。因而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需要規范性的購買流程、健全的法規政策、發育良好的社會組織、良好的監管機制。
(三)對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不夠
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需要培育能夠承接政府職能的現代化社會組織,這也是影響其服務效果的關鍵。然而現階段,社會組織普遍存在行政色彩濃厚、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的深入發展[2]。近年來,政府在社會組織培育中的投入在逐漸增長,然而其對象范圍比較窄、形式單一,缺乏制度建設、資金支持、以及稅收減免等全方位的投入。因而針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可以指定不同的政策來扶持社會組織的增長,對社會組織行為進行規范。
(四)政府購買服務改革與其他改革銜接不夠順暢
在購買服務改革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出其激發和帶動其他改革的作用,明顯存在單兵突進的情況,因而政府購買服務改革需要與其他改革協同發展,要與醫療體制改革、事業單位改革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相結合,提高改革效果。
二、加快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的重要對策
(一)進一步開放政府資源
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因而應當首先推動條件較為成熟或社會迫切需要的領域的發展,然后帶動其他領域的發展,從而形成綜合性的公共服務供給體制[3]。選擇農村醫療、社區服務、殘疾人服務或養老服務等領域進行購買服務的重點建設,充分發揮其引導和示范的作用。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城區建設,而有關調研顯示,在社區工作中缺乏足夠的工作人員,工作任務繁重,因而政府購買服務還要將社區中老人、青少年以及殘疾人等列入相應的購買服務范圍。此外,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發展,公共資源分配是越來越不公平,在占有醫療衛生資源等方面,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相對較大,因而政府需要通過購買醫療服務等方式來改善農村的醫療衛生水平,同時要發揮社會組織在老年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現階段,政府購買服務改革中有一大部分是集中在養老服務中,這個領域是社會組織競爭較大的領域,同時也是服務模式創新的重要領域。
(二)加大對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
需要重點建設具有示范示范作用的樞紐型社會組織,該社會組織需要在同性質、同類別以及同領域社會組織的服務、發展和管理工作中發揮帶頭作用。政府要為社會組織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對市場環境進行規范,保證各類社會組織的地位平等,在社會組織與服務對象、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建立明確的責任關系。首先,政府需要給與社會組織與自身平等的法律地位,將權責范圍進行明確,社會組織需要負責服務的提供及生產,而政府主要是制定相關服務政策,確定項目內容并對社會組織服務進行評估和監督。此外,政府需要擴展社會組織的資金來源。現階段,一些社會組織的生產條件、辦公環境以及服務技術水平都比較落后,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困難,這嚴重阻礙了社會組織的發展。因而政府需要對社會組織提供一定量的資金支持,例如分類資助或整筆撥款等。政府可以通鼓勵社會力量向社會組織提供資金上的捐贈和支持,調查表明,社會組織幾乎沒有得到或公益或慈善資金的資助或資助數量非常少。
(三)充分利用區域協同發展的趨勢實施社會組織走出去戰略
隨著當前國內社會經濟的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越來越突出,因而成為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之一。長期以來,珠江三角洲、等地在產業對接、經濟合作以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共同發展程度相對較高,京津翼地區的協同發展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而地方政府也在積極落實中央部署。長株潭城市圈以及蘇錫常城市群等的形成也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體現。加強區域合作能夠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而社會組織能夠實現跨區域、跨省區合作,承接政府職能的轉移。只有實現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合作、促進才能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良性互動。政府職能的轉變需要有重點、有計劃地開放掌握資源,規范市場原則,而社會組織能夠通過公平競爭贏得相應的發展機會和資金,在這個過程中也為社會服務做出了相應貢獻。要想提高社會組織的專業化水平,就需要政府在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改革的過程中,積極推動區域的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區域協同發展趨勢的作用。在推動政府購服務改革過程中,需要重點突出商會和行業協會在區域中協同發展的重要作用,商會和行業協會在各種類型的社會組織中影響力較高,且專業化水平較高,行業中有很多具有號召力的任務和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其對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地區特點具有明確的專業化的認識,因而能夠有效協同不同地區時間的沖突和糾紛問題,從而促進區域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在區域協同發展戰略中,需要構建社會組織參與機制,提供社會組織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社會組織具有催化劑的作用,能夠實現各地區之前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全面對接。
(四)規范購買方式,加強動態管理
要想實現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的深入發展,就必須保證公平、公正、公開的購買程序,這也是發展的重要機制。政府在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過程中,已經探索了一定的經驗,然而沒有真正實現購買關系,仍然是在政府職能的延伸。有關研究統計,當前項目申請制、直接資助制、以及合同制是比較常見的購買方式,其中,項目申請制是購買者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或社會組織依據自身需求向政府提出申請立項,通過評審之后以項目方式給與社會組織相應的資金支持。直接資助形式有實物資助、經費資助、以及優惠政策等,是購買者的政府向具有公共服務職能的民間機構給與資助。合同制主要是社會組織和購買者簽訂相應的服務合同,購買者依據合同上規定的內容向社會組織支付一定費用,社會組織承接合同規定的相應公共服務項目。這三種模式都有一定的優勢和缺陷,直接資助主要適用于社會組織發展水平不高的條件下,然而直接資助可能會導致社會組織過于依賴政府資金支持,導致社會組織和政府之間的權責關系不清晰,因而直接資助模式需要向合同制或平等合作項目制方向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征服者癌制定購買程序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政府需要對服務需求信息進行廣泛收集,了解居民最需要的服務類型,然后依據需求對服務類別進行排序,從而掌握工作重點。其次,政府需要對購買過程進行嚴格監督,組織評審委員會對社會組織的服務進行評估。政府需要查清社會組織的專業化水平,了解其實際的社會組織服務水平。政府需要保證公開招標,明確合同條款,從而提高公平性和競爭性。
三、總結
當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要想獲得更快的發展,必須從市場、政府以及社會這三者的關系出發進行戰略謀劃,出臺對社會組織的權威性和社會力量進行規范的法律法規,改變傳統的控制和管理思維方式,不斷發展社會理想,從而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溫州市財政局.加快政府購買服務改革 促進政府職能轉變[J].中國財政,2016,12:43-45.
[2]本刊評論員.推進購買服務改革 促進政府職能轉變[J].山西財稅,2015,04:36-37.
[3]山西財稅.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改革的制度障礙及對策[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5,04: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