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倡導弘揚志愿服務精神、開展愛心志愿服務。關系民生重要一環的醫療衛生領域,自然而然也需要志愿服務的深度參與和有效補充。近年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在應急救援、遠程診療、智慧醫療等方面做出了率先的探索,志愿服務工作也在這些領域活躍開展。其中,充分了解各方需求,敢于創新,適時做出合適的調整,成為志愿服務工作迅速發展的“制勝法寶”。
通過行政手段開展志愿服務,和“志愿”本身就是相違背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及時調整志愿服務的發展思路。通過調研了解到,專科發展的途徑有很多,但都離不開對外宣傳、擴大品牌影響的需要。讓專科走出醫院圍墻,能讓群眾迅速、面對面了解專科的志愿活動自然是建立群眾信任的很好的方式。
該院風濕免疫科是醫院在2012年成立的新專科,學科帶頭人李天旺積極響應成立志愿服務組織的號召,成立“春暖志愿服務隊”,每周1次~2次常態化走進社區、企業巡回為社區居民風濕免疫疾病的義診和宣教,并利用互聯網平臺,每天在線上為風濕免疫疾病患者解疑答惑。經過5年發展,從建科21張床位小科室,成為擁有60張病床,在華南地區擁有較大影響力的重點學科。
經過4年時間,廣東省二醫發展了二級志愿服務隊伍17支,涵蓋臨床專科20個,每支志愿服務隊伍有計劃、常態化、差異化開展專科志愿服務,除了總體方向的引導和把控以外,醫院行政層面不對志愿服務組織做過多的行政干預。
在志愿服務工作快速發展的基礎上,2016年,廣東省二醫引進醫務社工,成為全國第一家通過自籌經費來購買第三方社會組織社工服務的三甲綜合醫院。醫務社工進入醫院后,通過調研臨床專科、住院患者和社區群眾需求,聯合志愿者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截至2018年8月,該院醫務社工開展個案201例、共服務892人次,面談1145節次,募集個案善款達2461401元。

該院血液科的貧困患兒新新(化名),在社工幫助下籌集了社會愛心救助款11.9萬元,同時,社工聯合志愿者對住院患兒開展繪本課堂、美術課堂等活動,并對新新父母進行心理疏導。2018年1月,新新不幸離世,他媽媽還特意送上感謝信和紙折鮮花,表達對社工和志愿者的真摯感謝。
目前,廣東省二醫擁有專業醫務社工10人,床位和醫務社工比達到國內領先的170:1,醫務社工除了開展各類個案工作,還負責開展志愿者培訓、進行志愿者管理類、組織病友會、跟進各類志愿活動等,醫務社工的專業性很好的補充了志愿者專業不足的問題,志愿者也成為醫務社工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補充資源。此外,醫院還在探索醫務社工介入公益項目運作、社區患者轉運、落后地區健康扶貧等工作,讓醫務社工和志愿者真正成為醫院和專科發展的重要幫手。
作為全國第一家網絡醫院,廣東省二醫代表著國內互聯網診療的領先水平。2015年6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陽山醫院集團成立后,充分利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作為網絡醫院的優勢,發揮志愿服務雄厚力量,著力打造以網絡醫院為觸手的省、縣、鎮、村醫療服務一體化精準幫扶的“陽山模式”,截至2017年年底,陽山網絡醫院已實現縣人民醫院、13家鄉鎮衛生院及159個村衛生站全覆蓋。2017年7月,廣東省二醫進一步啟動陽山縣網絡醫院分院2.0版服務新模式,拓展完善了包括網絡醫院預約會診、線上線下能力提升培訓等新功能,并通過網絡醫院組建陽山縣域內的專科聯盟,實現了省二醫—陽山縣遠程醫學中心—衛生院分中心—村衛生站醫療點四級實時的病例會診和學習討論,使得技術幫扶管理一體化、學術交流及培訓碎片化,健康管理落實于全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省—縣—鎮—村”模式運作成熟以后,該院發揮志愿服務規范化、常態化、項目化的優勢,將一系列健康公益項目投放到縣、鎮、村。例如,廣東省二醫聯合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廣東省一心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了“心·希望”先心病患兒全額免費救治行動,醫務人員、醫務社工、志愿者組成篩查救治團隊到基層開展公益救治活動。短短兩個月時間,就為3個地級市16個縣區共626名兒童進行心臟檢查,其中192名患兒符合先心病手術指征,目前由省二醫分批安排符合救治條件的患兒到醫院進行全免費手術治療,志愿服務真正成為服務群眾、服務專科、服務醫院的有力抓手。
醫療衛生志愿服務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只有圍繞專業發展、服務群眾需要、不斷探索創新,醫療衛生志愿服務才能發展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