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同酬,3年為期!”為促進收入平等,法國勞工部日前推出新政,要求國內企業在3年內完成“整改”,真正實現男女雇員“同工同酬”,不達標企業或將面臨巨額罰金。
法國《歐洲時報》24日稱,法國今年夏季通過一項名為《職業未來》的法案,其中促進男女收入平等是該項法案的重要議題之一。23日,法國勞工部部長佩尼戈正式按下“倒計時器”,責令國內企業從2019年1月1日起對本單位的兩性收入差異問題進行評估,并在3年內消除由性別造成的收入差距。
此次整改僅針對雇員人數在50人以上的企業,因為規模太小的單位很難在不同職位、級別的員工間進行有效對比。佩尼戈強調,若責任單位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達標,則將面臨年營業收入1%的高額罰金。
根據勞工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法國兩性雇員的平均收入差距約為9%,整個職業生涯的收入差異高達25%;退休后,養老金差異更是高達37%。法國各行業的收入水平也存在比較明顯的“性別歧視”,其中金融保險類行業的平均收入差距最大,達到38.3%;法律、工程和會計類職位的薪酬差距為29.4%,藝術領域差距為28.3%、教育類21.6%、房地產行業19.8%、酒店服務類11.4%。
以“朝九晚五”的標準工作時間計算,兩性薪酬差距大意味著法國女性每天下午3時40分以后都屬于“免費勞動”。而事實上,法國45年前就已經確立兩性同工同酬的原則,但相關措施長期無法得到有效貫徹。▲
(高文宇)
環球時報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