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萍
摘 要:在小學數學中,有很多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直接相關,如,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長度單位、可能性等。因此,在平時,教師應盡可能地依托學生的生活實際去授課,這樣做,能使學生對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住數學知識。針對于此,結合自身經驗,淺析一下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希望能給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多舉生活中的例子
小學數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知識能與學生的生活直接產生聯系。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基于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講解相應的數學知識,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多舉生活中的例子來實現,與此同時,還要輔之以多媒體技術,借此來使生活化教學的效果更加顯著。比如,在學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這樣一個情境:在畫面中,小明、小剛、小麗、小紅四人正圍繞著一個四方桌坐著。看周圍的布景,他們正坐在餐廳里。彼時,桌子正中央有一塊大披薩。之后,教師點擊鼠標,畫面上浮現了這樣一段話,即:現在這四人要分吃這一塊披薩,其中,小明要吃四分之一,小剛要吃八分之二,小麗要吃十六分之四,小紅要吃三十二分之四,請問,他們誰吃得最多?由于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他們的注意力勢必能有效地被多媒體大屏幕上的畫面吸引住,而又由于畫面上的內容極具生活性,所以小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從而深化他們對分數以及約分的理解;再如,在教學《觀察物體》的時候,教師不妨實現拍下本地一些知名建筑的三視圖,如酒店、商場、超市等,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這些建筑進行觀察,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本地城市的VR全景,并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城市的VR景象進行觀察,這樣做,無異于將生活搬到了課堂,能有效拉近學生和數學課之間的距離,深化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認識,而且這樣一來,學生在生活中路過那些地方的時候,極有可能會回想起教師課上所講的內容,有利于促進學生以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聯想數學,這對其數學素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開展數學實踐活動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絕不能只讓學生在課堂上、教材中、試卷上去學習數學、練習技能,這樣做不僅容易使數學教學變得枯燥,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不利。針對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依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能力,多開拓一些數學實踐活動,以便學生能在具體的活動中夯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在學完加減法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即學生回家以后要代替家長去購買未來三天要用的食材,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各種食材的價格記錄到一個小賬本上,并在賬本上算出這些食物的總價格,以及營業員需要找回的錢數。之后,學生家長要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并批注到學生的小賬本上。最后,學生要將小賬本上交給教師,然后再由教師做出進一步的評價。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計算能力能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其生活經驗也能在該活動中獲得顯著提升,此外,該活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提高學生的財商,從而能提高他們的未來生存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再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一下學校周邊商店的飲料銷售狀況,而考慮到飲料種類繁多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指定一些飲料讓他們進行調查。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調查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自己的指導作用,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不要扎堆去做同一件事情,這樣不僅會影響調查進度,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揮。具體來說,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如,性格外向、大膽的學生就去搞實地調查的工作;心思縝密的學生就負責整理調查數據;有繪畫基礎或者具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就要負責扇形統計圖的繪制工作等,這樣一來,學生間的合作效率必然能得到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還能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優勢,這對其自信心的樹立是很有幫助的。總之,數學實踐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們能對學生數學水平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度發掘,不斷開創適宜小學生操作的生活化實踐活動,借此來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添加助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將自己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引導他們利用數學的視野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這樣做不僅能提升數學這門課程的魅力,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程度,可謂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李玉婉,周春玲.關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職業技術,2017.
[2]吳雅芳.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
李多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教學中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簡化難點的數學知識,還能夠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策略
小學數學生活化,指的是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能夠巧妙地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現實事物相融合,以便于學生更深入地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以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一、生活化語言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師需要掌握生活化的語言,語言是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語言的生活化不僅能夠提升數學課堂的感染力,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在教學認識時間的數學知識時,就可以以現實生活中人們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作為課堂的開始,比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以生活中常用的珍惜時間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進而將時、分、秒的概念引進,讓學生了解到時、分、秒之間的關系,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明確時間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增長。生活化的語言除了應用于教學之中,還應應用于對學生的教育與激勵上,比如當學生做題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語言:“老師相信你可以完成這一習題,繼續努力,改正錯誤。”雖然語言平淡,卻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
二、生活化數學教學情境的創建
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具體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直觀具體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學生對抽象的數學問題進行理解,從而有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對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創建現實生活中鋪設地磚的教學情境,假設小紅的臥室長為5米,寬為3米,那么想要在其臥室內鋪設邊長為10厘米的地磚,一共能鋪設多少塊呢?學生就會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習題的計算。臥室是一個長方形,所以臥室地板的面積為3×5=15平方米=150000平方厘米,一塊地板磚的面積為10×10=100平方厘米,則可以鋪設地板磚的塊數為150000÷100=1500塊。通過生活化數學教學情境的創建,最大程度調動了學生思考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有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引進生活化的數學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所有數學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為學生的現實生活服務,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引進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對四則運算的數學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以現實生活中購買東西的問題為例,讓學生根據生活化的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比如小明與媽媽一同去超市購買東西,已知媽媽帶了260元錢,購買了5瓶3元的飲料,2個6元的牙刷,1個89元的玩具小汽車和3包10元的泡面,問媽媽還剩多少錢?學生根據現實中的具體數學問題,就會積極思考列出算式:260-(5×3+2×6+89+3×10)=114元,通過生活化具體的數學問題,強化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四、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最有效的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法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分析理解,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對平行四邊形面積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其面積的計算公式為S=a·h,其中a為平行四邊形的底邊長,h為平行四邊形的高,但是學生并不能理解這一面積公式的由來,所以教師就可以開展數學實踐,為學生每人準備一張平行四邊形紙片,其紙片的底為5厘米,高為4厘米,讓學生自由進行拆分組合,并進行面積計算,大部分學生會沿著高將平行四邊形的一側三角形剪下,翻轉后與另一邊的斜邊拼湊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新的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為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即為長方形的高,所以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該長方形的面積即5×4=20平方厘米,還有的學生將平行四邊形從中間剪開拼接,得出了同樣的答案,由此可見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化實踐中,能夠自主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有利于學生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強化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途徑和策略,以便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生活化的語言、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生活化的問題和生活化的實踐,都能夠有效地進行數學知識教學,促進小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榕宗.巧引生活之水,澆灌學生數學思維之花:淺談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6(2):84.
[2]閆怡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思考[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2015.
[3]劉曉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導學,2016(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