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
抓好基層黨建就是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南部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奮力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堅持組織帶動,打造鄉村振興“橋頭堡”
南部縣堅持精準發力,抓實基層基礎,著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推進鄉村振興的戰斗堡壘。全面抓實基層網底。推行“1+6”村級活動陣地達標建設,推行“三抓三治”方式著力整頓后進村級黨組織,推行第一書記“五帶五強”工作法,著力提升村級黨組織的能力和水平;推行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將全縣1085個村級黨組織與機關部門黨組織、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結對。全面抓實組織覆蓋。將黨建觸角向產業鏈延伸,把八爾湖環線4個產業鄉鎮打造成美麗鄉村樣本和黨建示范基地。全面抓實鄉村治理。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抓手,全面構建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村民自治、協同共治、厲行法治、民主監督“四大機制”為主要內容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農村依法治理體系。
堅持隊伍促動,打造實現鄉村振興“突擊隊”
南部縣把加強黨員干部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重要抓手,著力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實施“領頭雁”隊伍培養工程。把擅長經營、精于管理、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選拔為黨組織帶頭人;實施千名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計劃,為全縣每個村至少動態培養儲備2名至3名村級后備干部。實施黨員隊伍提質工程。注重從優秀返鄉青年、致富能手等群體中培養發展黨員;實施“雙向培養”工程,逐步把農村黨員干部培養成實用人才,把實用人才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干部;在73個鄉鎮(街道)全面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實施鄉村人才培育工程。深入開展人才引進培育行動,積極整合引導各類人才資源投身農村、扎根鄉村;依托“農民夜校”等平臺,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堅持黨群聯動,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南部縣把干部和群眾的思想、行動和智慧凝聚起來,攜手聯動,齊心協力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堅持“干群一家親”,引導全民參與。總結脫貧攻堅凝聚群眾的經驗做法,堅持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常態開展“干群一家親”活動,深入實施送醫進村、就業促進等十大惠民行動。堅持“五大主題教育”,激發萬眾沖鋒。持續深入開展感恩教育、法紀教育、習慣教育、風氣教育和脫貧光榮的自尊教育;深入開展“最美南部人”評選、“我是地道南部人”演講比賽等活動。堅持“三議五會”,集結群眾力量。始終堅持村“兩委”提議、村民代表審議、全體村民決議,召開村組干部會、全體黨員會、村民代表會、聯社會、院落會等“三議五會”的群眾工作方法,讓群眾參與村級治理、參與村務協商,充分激發群眾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人翁”意識,匯聚起實現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作者單位:南部縣委黨校)(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