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鈿
摘 要:地籍測量中充分發揮了“3S”技術、信息化技術的作用,最后全面獲取了覆蓋全國的土地利用現狀信息。本文以測量中應用到的關鍵技術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了地籍測量中常用的幾種關鍵技術,分析了幾種技術之間的對比,進而詳細探討了內外業測編制一體化的綜合方法,全文是筆者長期工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升華,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關鍵詞:地籍測量 關鍵技術 內外業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P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073-02
地籍測量技術方法從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全野外法,另一種是內外業一體化法。而對于外業調查中對于補測地物的處理方法有兩種:(1)簡易補測法;(2)儀器補測法。
1 全野外法
全野外法是根據地籍測量內外業兩部分的側重點來劃分的。全野外法是指外業部分的時間和調查時間占整個地籍測量的大部分時間。其主要的作業方法是:先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校正、數據源的收集,同時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部分內業解讀,輸出工作底圖,然后外業調查的一種作業方法。其作業流程如圖1。
從上面的作業流程可以看出,內業部分解讀主要是根據數字正射影像圖對行政界線、行政村名矢量化,這種矢量化主要是對照權屬協議書和原土地變更數據庫,不對地類進行預判,內業作業完后沒有內業作業的檢查。
2 內外業一體化法
內外業一體化法是現在國內比較先進一種技術方法。內外業一體化法是指內業部分的時間占整個地籍測量的大部分時間。其主要的作業方法是:先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校正、數據源的收集,同時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全部內業解讀,進行內業檢查再輸出工作底圖,然后進行外業調查的一種作業方法。
內外業一體化方法主要是作用于內業解讀方面,同時輔助于外業調查的方法充分預判,除了對行政界線和行政村名的矢量化,還包括對各地類和地類范圍的預判以及自然村名、圖斑預編號和線狀地物的確定等,在進行內業充分預判后的同時,還對預判結果進行了內業的專業檢查。
從人員的技術要求來看,內外業一體化法明顯要比全野外法的人員技術要求更高,不但要求技術人員對外業調查要點的掌握,同時對內業數據處理軟件也要精通;而全野外法作業人員在和內業作業人員進行交接數據時,容易造成數據丟失,數據質量上得不到保證,作業速度上也遠遠比不上內外業一體化法。可以看出全野外法主要是適用于數字正射影像比較模糊,根據影像特征無法完全判讀,對地類地物判讀比較困難時可采用全野外法,這樣可減少不必要的內業作業時間。
3 全野外與內外業一體化綜合法
地籍測量技術方法主要是全野外法和內外業一體化法,這兩種方法的區別不僅反映在內外業工作量的多少的不同,而且還反映在對作業成果的檢查上,從作業效率上來說,內外業一體化法要優于全野外法,全野外法是體現在室外作業的工作量較大,而內外業一體化法主要是內業作業時間較多。全野外法采用的是先內業少預判(即只在工作底圖上作業權屬界線與權屬名稱),對于地類的確定、線狀地物和自然村名全采用實地調查的方法,而內外業一體化法先充分內業預判(對地類,線狀地物和自然村名和權屬界線等都矢量化,線狀地物寬度須外業采集),外業作業還可以對內業情況進行檢查和修改,大大地減少了外業的工作量。全野外法的缺點是外業作業工作量太大,外業中除了對線狀地物寬度采集和自然村名等反映在調查底圖上外,還有對地類范圍等的確定;而內外業一體化法只要在室外對室內作業內容的修改少量采集就可。這大大減少了外業的工作量,同時增加了對內業和外業數據的檢查。從上面可以看出,對于內外業一體化的作業方法有三點優點:一是內業的充分預判,減少了外業的工作量;二是內業作業對地類判別,在外業還可以對其范圍、地類、位置等的正確性做一次檢查;三是對于外業調繪情況的反映在內業矢量數據上更為方便,并能對預判數據再做一次檢查和修改。
地籍測量常采用的是全野外法和內外業一體化法綜合法。具體流程圖如圖2所示。在復雜丘陵、山區,易充分利用并結合兩種方法,即對于影像比較模糊、影像地物陰影比較多、影像現勢性差的區域,采用全野外法;而對于地勢比較平坦、影像清晰的一些區域,采用內外業一體化法;同時采用固定作業人員的方法,即內外業為同一作業員,減少在作業員交接時產生的數據丟失。
4 結論
通過野外數據采集及處理的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經驗:
(1)內業預判,容易出現內業作業標準不統一,矢量化精度達不到要求,地類范圍不明確或者錯誤的情況發生。對于矢量化數據線型及顏色不一致的情況,處理的方法是統一內業作業標準,加強內業質量檢查;對于地類范圍不明確或者錯誤的情況,有明顯錯誤的,室內立即修改。但對于內業把握不準的,外業調查后再做修改。
(2)外業作業時對于行政村合并情況較多的,但卻與縣民政局提供的村合并和村名稱不符,處理方法就是按民政部門提供的資料為準,對于實地行政區界線與權屬文件不符時,應簽寫新的權屬協議。
實踐證明,對于丘陵、山區面積較大的區域地籍測量的作業方法采用本文設計的方案,既先對影像進行分類,能充分在室內預判的影像,先在室內充分判讀,對于影像比較模糊的圖幅,采用部分預判的方法處理,這樣在室內節省了時間,在野外也有減少了工作量,在進行地籍測量時,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證了質量。
參考文獻
[1] 來麗芳.淺談第二次全國地籍測量縣級農村地籍測量數據庫的建設流程[J].科技資訊,2009(S1):54-56
[2] 梁君.3S技術在第二次地籍測量中的應用可行性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4):79-81.
[3] 史云飛,張玲玲,李霖.混合3維地籍空間數據模型[J].遙感學報,2016(2):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