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張曉菲
摘 要:近代中國以來,國人對于英語的翻譯已逐步從輔助完成走向獨立完成的地位,這不僅極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更是在中國近現代以來的崛起和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深刻剖析英語文化對英語翻譯的影響,有助于提高翻譯者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及翻譯水平。
關鍵詞:英語文化 英語翻譯 影響
中圖分類號:H3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223-02
1 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影響的體現
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影響的體現是研究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影響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的確立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把中國作為海外投資基地,經濟飛速發展之后,我國也開始走上海外投資之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同國際的交流越來越多,英語翻譯廣泛應用的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的影響非常之大。根據英語翻譯實踐,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文化因素影響翻譯者的思維方式
人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成員,受到其所生活的社會的影響,其思維方式反映著其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國與英美之間不僅在地理位置上有較遠的距離,在歷史發展中以及文化繼承中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英語翻譯人員在思維方式與英美國家的人自然不同,而這樣的差別也恰好會影響到英語翻譯工作。我們知道,同樣的表達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就有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這在英語翻譯中的體現尤為明顯。最簡單的例子,在我國的文化中,面對別人的贊揚,謙虛和適當的否認是叫常見的回應方式,而在西方文化中,面對表揚則更多的選擇感謝,同事給予對方一定的表揚,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國的翻譯工作者面對英文的表揚回答語就有可能產生偏離原意的翻譯內容,進而導致翻譯內容的差錯。
1.2 文化因素導致中英文信息不對稱
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的影響還體現在文化因素導致中英文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我們知道,不管是中國還是其它國家,人們在交流過程中常常會使用一些古人留下的詞語,比如我國的成語、歇后語等,或者是一些影視內容中的經典臺詞,這些詞語往往表面含義與說話人的實際要表達的含義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但是,由于翻譯者往往缺少對該國家文化的深入了解,所以對其語言的翻譯很難能夠準確到說話人本來要表達的內容。如此一來,英語翻譯之后常常會改變講話人本來要表達的思想,有時候是丟失了講話人的幽默風趣的內容,有時候甚至會完全曲解了講話人的本義,這樣,文化因素就導致了英語翻譯的過程中中英文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此外,語言作為人類表達交流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比如我國最近幾年每年都會出現的網絡詞匯等,在英美國家也會有新的詞語的出現。這些詞語由于其有特殊的語境,特殊的含義,常常會導致翻譯者很難直譯,這樣也容易造成英語翻譯中的信息不對稱。當然,一些有創意的廣告等,也因為翻譯人員無法理解其文化含義而導致翻譯中的障礙??傊?,中英文信息不對稱也是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的重要影響。
1.3 文化因素影響詞語理解
在國家的發展中,國家的文化形成,而這樣的文化中常常會賦予某些特定詞語特定的含義或者其他特殊性,比如我國漢字中多音字,英文中某些單詞的隱晦含義等,或者是一些俚語,對于這些詞語,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其理解固然是不同的,因此翻譯人員就常常會出現對詞語的理解偏差的現象,這也會影響這個翻譯的效果。由此可見,文化因素影響翻譯人對詞語的理解,進而造成對英語翻譯的影響。
2 克服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影響的策略
文化因素對于英語翻譯的影響對于交流而言,并不是有益的,因此,做好翻譯工作,有必要盡力克服文化因素造成的影響。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克服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影響的策略:首先,翻譯人員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應當適當學習英美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只有翻譯人員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之后,面對一些語句才能有準確的認識,這樣做出的翻譯才能更客觀、更真實,也更能將講話人的情感和感受傳達給其他人;其次,翻譯人員在做翻譯工作時,應當充分考慮語言環境因素。對語言環境因素的準確認識有助于翻譯人員了解講話人的心理感受、態度等,這樣對于一些不能確定的詞語的翻譯,就一般不會出現意思相左的翻譯,有助于控制整個翻譯的真實性;最后,嘗試思維模式轉變。翻譯人員要嘗試在翻譯的過程中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以英美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這樣獲得的翻譯內容就會更加客觀、科學。
3 文化因素對英語翻譯的影響
文化差異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歷史的沉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生活環境都是導致文化差異的原因。中國因為受到地理位置和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局限,與西方世界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要想確保翻譯工作的準確和到位,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3.1 文化傳統的差異性
自從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變成了“儒家”的一言堂,而西方歐美等國則繼承了古希臘文明以及信奉上帝。兩個相隔遙遠的文明發源地,產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群體。典故和諺語是文化表現的一個明顯方式。
3.2 生存環境的差異性
由于古代交通的不發達和信息的閉塞,中國處在一個單一隔絕的環境中,再加上中國自古以來“天朝上國”的優越感,在近代以前其實中國和外面的世界并沒有太多的交流。天然地理位置的不同,成為不同民族差異化的一個重要原因。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由此沉淪,而英國則逐步上位。
3.3 思維方式的差異性
語言是一個人內在邏輯和思維的表現。不同的社會生活方式會形成不同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比如我們剛開始學英語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總感覺英語和漢語的主謂之間是相互顛倒的。“welcome to hangzhou”,漢語的說法則是“杭州歡迎你”。英漢民族養成和遺傳的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在翻譯的過程中句式的結構、主謂的關系、詞語的安排、語句的省略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西方民族習慣由簡單到復雜的分析型思維方式,而中國人則更注重整體的和諧統一。
3.4 價值觀的差異性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看待事物、辨別是非的思維傾向和價值取向。價值觀誠然是后天的經驗,不同的人價值觀不同,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又必然會表現出一種普遍存在的價值觀。對于英語翻譯工作者而言,對英語文化價值觀的了解在還原和表達原作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民族圖騰“龍”代表著吉祥、好運的意思,但是在英語國家中卻變成了邪惡的象征。在西方,新娘在婚禮上要穿白色的婚紗,代表圣潔,但是在中國卻有“紅白”喜事之說。蘇軾有一句話叫做“大智若愚,大勇若怯”,這代表著受儒家影響的漢人謙虛內斂的價值觀,但是西方卻正好相反,提倡個性解放和表現。
4 結語
語言是表達和溝通交流的基本工具,一個國家的語言的形成,需要幾千年的歷史,語言植根于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也深受文化的影響。英語翻譯就是將一國的語言轉變為另一國的語言,歸根結底是對語言的轉換,因此也必然與文化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參考文獻
[1] 徐道平,崔桂英.淺析英語文化對英語翻譯效果的影響[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138-139.
[2] 倪博.淺析英語文化對英語翻譯效果的影響[J].商,2014(14):175.
[3] 李靜.英語文化對英語翻譯效果的影響分析[J].英語廣場,2017(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