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 黃艷 侯艷


摘 要: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InSAR)是一種提取地表高程信息的新興技術,已經成為獲取數字高程模型DEM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地形復雜區域受相位噪聲和解纏精度等因素的影響,所獲取DEM的精度不能滿足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正射影像和共線方程的InSAR DEM檢測方法,并進行了試驗研究,證明該方法確實能夠對InSAR DEM的質量進行有效檢測。
關鍵詞:正射影像 InSAR DEM 質量檢查
中圖分類號:TP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253-02
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基于時間測距的成像機理,充分利用了雷達回波信號所攜帶的相位信息,來提取地表高程信息的一種新興技術,具有不受光照和氣象條件約束、處理流程高度自動化的特點,對提高測繪數據的獲取及生產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InSAR數據處理與傳統光學遙感數據處理相比較,由于不需要人機交互的介入,因此過程更加簡單,也更加自動化。各采樣點的高程信息的正確與否很大程度由相位噪聲、解纏精度決定,難以對各采樣點的精度進行定量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正射影像和共線方程的InSAR DEM檢測方法。
1 原理
正射影像是原始影像經過數字微分嚴格糾正得到的影像類測繪產品。假設正射影像為,InSAR數據處理得到的DEM為,則反解得到的原始左右片影像分別為、。若是準確的,則由、構成的立體像對將與完全重合。計算過程如下所述。
1.1 計算地面點坐標
2 試驗結果
分別采用1:5萬和1:1萬光學正射影像與InSAR DEM反演光學左、右片原始影像,構成立體像對后,與InSAR DEM進行疊加比對。
3.1 試驗一
2.1 試驗一
從圖1中可以看出,InSAR DEM與立體像對不能完全貼合,黑框范圍內的DEM格網點高程較立體像對的高程高。
2.2 試驗二
如圖2所示,InSAR DEM與立體像對不能完全貼合,黑框范圍內的DEM格網點高程較立體像對的高程低。
3 結語
試驗一和試驗二表明,利用正射影像和DEM反解立體像對疊加DEM后,確實存在DEM與立體像對不能完全貼合的情況。假設正射影像是正確的,那么這種不貼合的情況將反映DEM的質量。因此,利用光學正射影像與InSAR DEM反解左右片影像,并構成立體像對可以用于InSAR DEM質量的檢查。
參考文獻
[1] 程付超.面向海量遙感數據的分布式混合計算技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
[2] 周成虎,駱劍承.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地學計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 呂雪鋒,程承旗,龔健雅,等.海量遙感數據存儲管理技術綜述[J].中國科學,2011,41(12):1561-1573.
[4] Lucian Please.Remote Access to Very Large Image Repositories: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Perspective[M].ESTC2005,2005.
[5] NASA.NASA World Wind[EB/OL].http://world wind.arc.nasa.gov/java/.
[6] Aaron Weiss.Computing in the clouds[J].Networker,2007,11(4):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