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栓
摘 要:伴隨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教育水平也在提高。語文是中職教育中最基礎也是重要的學科,在中職教育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完善。本文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相應的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語文教學 對策探究
語文是中國當前的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學科,在整個中職教育中所起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切實做好中職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普及和提升,為保證學校各專業課程的順利完成和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支持條件[1]。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是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逐漸得到培養。但是,目前在中職語文教育過程當中存在少許問題,這些問題對中職語文教學影響巨大,所以必須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來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水準。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語文教學定位存在偏差
在學校,取得更高的考試成績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但是,在目前的社會中,許多在學校成績優秀的的學生在工作中往往會出現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在生活中自理能力較差,雖然理論知識掌握的和扎實,但是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卻很低。中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并且舉一反三。因此,鑒于中等職業教育對實踐的重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更應重視教學重點的定位,并著重研究“語言”的作用[2]。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讓學生在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時,積極動腦,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終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這才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
2.教師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理解不足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許多師生都認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只要學生掌握了專業技術,畢業后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可以在社會上建立基礎,學校也完成了教書育人的任務。這樣的思想導致的結果是,教師和學生進注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忽略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的培養,那就是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語文學習的根本就在于此。如果一個員工連一句話都表述不清楚,即使他擁有超高的專業技術能力,那么這樣的員工也不會被公司所接受,也不會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應將語文專業設置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過程的必修課。
3.中職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需求
在眾多中等職業學校中,教師認為他們的教學經驗豐富,因此在課堂上更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運用自己的教學方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問題在于,這樣的方式和內容是不是學生所需要的。因為老師教的不一定是每個學生所需要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利于中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4.中職院校教學模式和目標存在問題
在我國的中職教育中,語文專業的教學工作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導致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缺少教學積極性。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導致學生在聽課時也很被動,失去學習語文的愿望和興趣。這是中職語文教學水平不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二、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對策
1.糾正錯誤認識,強調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要滿足社會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但技術性人才不能僅擁有專業技術,對擁有長遠眼光的公司來說,需要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工作人員,包括理解、分析、應變、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也就是說,中職院校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更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3]。這就要求學校要摒除輕視語文教育的思想,在注重專業的同時,也要重視語文這門基礎課程的建設,注意對學生思想文化素質的培養和熏陶,為中職語文專業教學提供良好的氛圍。
2.改善教材內容,切實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改善教材內容的前提是中職院校語文專業的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舊觀念,在接受學生不重視語文課這種情況下,依然保有對語文教學的熱情,愿意為現有的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同時,應積極探索和創新新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知識層次,在狠抓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將原有課本內容進行難度降低,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多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積累。教材應與學生的具體專業相結合。比如,對幼教專業的學生,教育內容要側重于思維能力訓練和文字寫作等方面。對經濟專業的學生,教材內容可以更側重于合同、協議,商品說明書的起草等。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還可以選擇實際生活中或者職場中的案例,通過語言傳達的各種信息和感情,鍛煉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語文的作用盡可能多的展現。
3.改變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努力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老師的首要任務,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在參與的同時不斷施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作者認為老師也可以選擇變通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度。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當中,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競爭演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結語
以上內容是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對目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思考,在此與廣大教師分享。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革新的不斷深入,中職院校語文教育已經取得的很大的成就。當然,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廣大中職語文教師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法,從而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綜合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婧.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5):144.
[2]滿春燕.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7):130.
[3]李莉.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2):73-74.
賈栓
摘 要:伴隨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教育水平也在提高。語文是中職教育中最基礎也是重要的學科,在中職教育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完善。本文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相應的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語文教學 對策探究
語文是中國當前的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學科,在整個中職教育中所起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切實做好中職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普及和提升,為保證學校各專業課程的順利完成和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支持條件[1]。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是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力逐漸得到培養。但是,目前在中職語文教育過程當中存在少許問題,這些問題對中職語文教學影響巨大,所以必須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來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水準。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語文教學定位存在偏差
在學校,取得更高的考試成績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但是,在目前的社會中,許多在學校成績優秀的的學生在工作中往往會出現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在生活中自理能力較差,雖然理論知識掌握的和扎實,但是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卻很低。中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并且舉一反三。因此,鑒于中等職業教育對實踐的重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更應重視教學重點的定位,并著重研究“語言”的作用[2]。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讓學生在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時,積極動腦,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終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這才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
2.教師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理解不足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許多師生都認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只要學生掌握了專業技術,畢業后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可以在社會上建立基礎,學校也完成了教書育人的任務。這樣的思想導致的結果是,教師和學生進注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忽略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的培養,那就是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語文學習的根本就在于此。如果一個員工連一句話都表述不清楚,即使他擁有超高的專業技術能力,那么這樣的員工也不會被公司所接受,也不會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應將語文專業設置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過程的必修課。
3.中職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需求
在眾多中等職業學校中,教師認為他們的教學經驗豐富,因此在課堂上更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運用自己的教學方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問題在于,這樣的方式和內容是不是學生所需要的。因為老師教的不一定是每個學生所需要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利于中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4.中職院校教學模式和目標存在問題
在我國的中職教育中,語文專業的教學工作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導致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缺少教學積極性。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導致學生在聽課時也很被動,失去學習語文的愿望和興趣。這是中職語文教學水平不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二、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對策
1.糾正錯誤認識,強調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要滿足社會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但技術性人才不能僅擁有專業技術,對擁有長遠眼光的公司來說,需要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工作人員,包括理解、分析、應變、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也就是說,中職院校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更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3]。這就要求學校要摒除輕視語文教育的思想,在注重專業的同時,也要重視語文這門基礎課程的建設,注意對學生思想文化素質的培養和熏陶,為中職語文專業教學提供良好的氛圍。
2.改善教材內容,切實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改善教材內容的前提是中職院校語文專業的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舊觀念,在接受學生不重視語文課這種情況下,依然保有對語文教學的熱情,愿意為現有的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同時,應積極探索和創新新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知識層次,在狠抓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將原有課本內容進行難度降低,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多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積累。教材應與學生的具體專業相結合。比如,對幼教專業的學生,教育內容要側重于思維能力訓練和文字寫作等方面。對經濟專業的學生,教材內容可以更側重于合同、協議,商品說明書的起草等。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還可以選擇實際生活中或者職場中的案例,通過語言傳達的各種信息和感情,鍛煉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語文的作用盡可能多的展現。
3.改變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努力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老師的首要任務,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在參與的同時不斷施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作者認為老師也可以選擇變通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度。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當中,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競爭演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結語
以上內容是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對目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思考,在此與廣大教師分享。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革新的不斷深入,中職院校語文教育已經取得的很大的成就。當然,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廣大中職語文教師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法,從而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綜合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婧.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5):144.
[2]滿春燕.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7):130.
[3]李莉.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