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騰 楊麗瑋 郝立君
【摘 要】目的:深入研析TPX2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在甲狀腺癌KAT細胞增殖過程中的作用。方法:隨機抽選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順利收集的60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及其癌旁組織,將PTC細胞分為空白對照組(Blank組)、無義序列轉染組(NC組)、siRNA-1組、siRNA-2組。應用熒光定量PCR法對其TPX2mRNA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再采用siRNA干擾甲狀腺癌KAT細胞增殖。結果:甲狀腺細胞癌組織中TPX2蛋白表達含量在mRNA表達水平明顯高于癌旁組織(P<0.05);甲狀腺癌KAT細胞對TPX2蛋白表達進行干擾之后,增加了其細胞凋亡率,有效抑制了細胞增殖性。結論:TPX2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的表達含量相對高于癌旁組織,與甲狀腺癌KAT細胞增值性存在相關性,可作為干預甲狀腺癌的一項新靶點。
【關鍵詞】TPX2蛋白;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甲狀腺癌;KAT細胞;增殖
【中圖分類號】R335+.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023-02
甲狀腺癌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多見的內分泌腺惡性腫瘤。據不完全統計,在甲狀腺癌類型中,甲狀腺乳頭狀癌(PTC)約占81%,且呈不斷急劇上漲趨勢,已成為一種增長速度最快的內分泌系統惡性腫瘤類型,對人類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不斷研發與進步,可采用新技術來幫助探尋PTC腫瘤的新靶點,對預后與轉歸具有重大臨床實際意義。鑒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深入研析TPX2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在甲狀腺癌KAT細胞增殖過程中的作用。現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間入院接受甲狀腺癌切除術的60例患者,在術后均經臨床病理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我院順利收集的60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及其癌旁組織,應用熒光定量PCR法對其TPX2mRNA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再采用siRNA干擾甲狀腺癌KAT細胞增殖。所有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保留完整,且通過采用統計學分析,結果得出(P>0.05),可進行臨床分析與討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納入本次研究中,且經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嚴格依照RNAisoRNA提取試劑盒的說明參照書對組織中的總RNA進行提取,采用分光光度計對總RNA濃度與純度進行檢測[2]。依照逆轉錄試劑盒的操作指南對cDNA合成進行測定,應用熒光定量PCR法對其TPX2mRNA表達水平進行檢測。
本次研究對象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KAT細胞株,并將其放置于RPMI1640培養基中(10%胎牛血清)進行培養,設定溫度為37℃,CO2濃度為50ml/L[3]。
空白對照組(Blank組)、無義序列轉染組(NC組)、siRNA-1組、siRNA-2組培養24h后,依照相關說明書要求進行轉染。轉染后24h、48h、72h、96h采用酶標儀進行測定。
1.3 統計學方法 在SPSS21.0統計軟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數據。
2 結果
2.1 TPX2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表達情況 60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39例甲狀腺細胞癌組織中TPX2蛋白表達在mRNA表達水平明顯高于癌旁組織(log2值>0)(P<0.05)。
2.2 TPX2與KAT細胞凋亡的聯系 通過流式細胞儀進行分析,結果發現NC組與Blank組的細胞凋亡率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siRNA-2的細胞凋亡率(18%)明顯高于siRNA-1(6%)(P<0.05)。
2.3 TPX2與KAT細胞增殖的聯系 經MTT細胞增殖臨床研究發現,NC組與Blank組的細胞增殖性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siRNA-1在不同轉染時間中的細胞增殖性均低于siRNA-2(P<0.05)
3 討論
甲狀腺癌已成為目前全球患病率急劇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約占81%[4]。在目前臨床治療PTC中常用切除術可改善預后效果,但在淋巴結清掃、手術切除范圍、介入消融等尚未明確統一標準。因此,可能會出現過度治療、預防干預等不良現象。充分采用分子生物檢測的新技術探尋PTC腫瘤治療新靶點以及其發生發展機制,可為后期臨床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提供科學有力的理論支持。
本研究表明,甲狀腺細胞癌組織中TPX2蛋白表達含量在mRNA表達水平明顯高于癌旁組織(P<0.05);甲狀腺癌KAT細胞對TPX2蛋白表達進行干擾之后,增加了其細胞凋亡率,有效抑制了細胞增殖性,提示TPX2siRNA在轉染48h后甲狀腺癌KAI細胞生長曲線上升呈減緩趨勢,當TPX表達下調之后能對甲狀腺癌KAI細胞增殖能力發揮有效抑制作用[5]。此外,TPX2siRNA在轉染48h后,甲狀腺癌KAI細胞的凋亡率逐漸上升,表明在TPX表達下調之后,對KAI細胞凋亡具有促進作用[6]。總之,TPX2可作為判定PTC惡性程度、治療新靶點的有效指標之一,為后續臨床干預治療提供至關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TPX2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的表達含量相對高于癌旁組織,與甲狀腺癌KAT細胞增值性存在相關性,可作為干預甲狀腺癌的一項新靶點。
參考文獻
[1] 關善斌,黃新若,李加偉,等.TPX2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及其對甲狀腺癌KAT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7,33(4):551-555.
[2] 趙愛國,師丙帥,張雙林,等.甲狀腺癌相關基因1mRNA和蛋白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的表達及其相關性[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1):144-146.
[3] 王倩倩,李偉娟,劉閣玲,等.細胞周期蛋白G2在人甲狀腺乳頭狀癌K1細胞中的表達及其對K1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J].腫瘤防治研究,2017,44(7):460-464.
[4] 熊超.結腸癌組織中RNF181、TPX2的表達量及其與癌細胞活力、血管新生的相關性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14):1969-1971.
[5] 李鴻濤,單美慧,羅琳,等.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Ki-67表達及其臨床病理意義[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39(10):1291-1293.
[6] 宋淑芳,常海平,楊彩容,等.慢病毒介導的TPX2基因沉默對人宮頸癌HeLa細胞系增殖、遷移和細胞周期的影響及機制[J].癌變·畸變·突變,2017,29(5):32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