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 王誠皓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077-01
一、姓名
安德烈,男,50歲,工程師,已婚
2018年1月10日初診
二、主訴
咳嗽吐大量黃色濁痰兩周
三、現病史
平素體質良好,無特殊不良嗜好。病起于二周前做客,飲食大量油膩,冷食,奶酪,加之飲酒后,外出感受外邪,始則惡寒咳嗽,自服退燒藥;連續節日宴食后,吐痰漸增多,始則白痰,漸黃濃痰;于俄羅斯當地醫院痰培養檢查結核桿菌(一),紅細胞值正常,白細胞值偏高,診為支氣管感染,口服抗生素一周, 雙黃連口服液(哈爾濱制藥有限公司)咳嗽稍減,但吐痰量仍多,1月7日,節日慶典后,由于食用大量奶酪制品及飲酒后,次日吐痰量再增多。經介紹到我們診療中心,要求中醫治療。視:吐痰色黃,有異味,脈沉弦滑,舌苔白稍膩,咳嗽聲重,黃痰沉入水下。飲食后痰量增多,尤以肉食及奶制品為甚。
血壓:130/80mmHg。體溫:36.8°C。
既往史:20年前患者胃潰瘍病史,治愈后未復發。
脈證合參:肺癰?!春疂窭?濕聚成痰〉
治療:溫中健脾,祛痰排膿
方藥:理中湯、三仁湯、千金葦莖湯三方化裁
附子30克 白術30克 茯苓片35克,姜炙川樸15
干姜20 克姜半夏20 克炙甘草15 克焦山楂30克
厚葦莖35 克連翹30克 炒杏仁25克、生炒薏仁米各30克
次診:1月14日,自述服中藥湯劑后,吐痰減半,胸悶,咳嗽明顯好轉,囑咐忌食一切奶制品,肉類,苔仍膩,上方加炒陳皮10克,桔梗30克,白豆蔻12克。增強溫中化濕的功效
繼服三付
三診:1月18日,自述藥后神清氣爽,僅有輕度咳嗽,自述嘗試稍吃奶酪等腥葷制品后咳嗽,吐痰即加重,始明白 醫之告誡為何禁食奶酪,厚味食物的意義。上方加減前后共服15劑,諸癥悉除,隨訪三月余,無恙。
四、療效分析
肺癰的主癥是咳嗽,腥臭濁濃痰;前醫 不辨寒熱陰陽 ,大量應用抗菌消炎與清熱解毒的雙黃連等藥無效?!饵S帝內經.經脈別論篇 》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入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1]經詳細辯證,該患者平時自恃體壯,長期飲食寒涼,導致寒濕壅滯,傷伐脾陽 ,脾失健運,難以布散精微物質,聚濕成痰。明代著名醫家李中梓強調:“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2],根據病程及飲食情況,該患者大量濁痰的原因是由于飲食寒濕厚味;致使脾運失職,釀成邪滯難化。前醫給予抗菌藥無效,正是由于忽略了“脾為濕困,濕聚成痰”之根本病因;本人詳細辨別病史,病程,確定寒濕困脾為本,故以溫中化濕,健脾的理中湯、三仁湯芳化利濕為主方,后又加:桔梗,葦莖,連翹排膿祛痰,半夏、杏仁降逆佐使,可謂效如桴鼓,藥到病除。
五 注解
[1] 引自《黃帝內經 經脈別論篇》,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版。
[2] 引自《醫宗必讀 痰飲》,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