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榮 葛長軍 閆良 高正綱
摘要:在草炭∶珍珠巖(2∶1)體積比的基質穴盤育苗基礎上,通過測定各個處理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成苗株高、莖粗、葉片數、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計算出根冠比和壯苗指數,比較了葉面噴施不同肥料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處理5的根冠比和壯苗指數均顯著高于其他大部分處理,其植株的株高、莖粗、葉片數、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指標均高于多數處理。綜合認為,確定處理5以尿素0.2%、磷酸二氫鉀0.1%的組合,按照出苗后間隔15 d葉面噴施1次、連噴3次的方法最優,可以在生產實踐中應用。
關鍵詞: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穴盤育苗;基質;施肥;生長
中圖分類號:S64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14-0097-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4.02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foliar fertilizer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n the seedling growth of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seedlings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peat and perlite(volume ratio 2∶1) in plug seedling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ot-shoot ratio and seedling index of treatment 5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8 treatments,while the indexes including seedling plant height,diameter,leaf number,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dry weight are not low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Comprehensively,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treatment 5 including 0.2% urea and 0.1%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foliage spraying 15 d after seedling emergence was the best treatment and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Key wards: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plug seedling; substrate; fertilization; growth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屬茄科(Solanaceae)番茄屬(Lycopersicon Mil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清代傳入中國,20世紀50年代初迅速發展,其果實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色澤艷麗、口味鮮美,是消費最多的生鮮蔬菜之一[1-3]。
目前番茄種植主要是以育苗移栽的方式進行,番茄育苗方式有土缽育苗和穴盤基質育苗2種,穴盤基質育苗由于具有省時省工、操作方便等特性而越來越受到廣大菜農的青睞,穴盤基質育苗需配套相應的基質,國內番茄穴盤基質育苗以商品基質為主,其價格較貴,質量良莠不齊。試驗以草炭、珍珠巖按體積比2∶1配制成番茄育苗基質,通過不同葉面肥配比的處理,比較各種葉面肥配比噴施的育苗效果,以期篩選出最適宜番茄育苗葉面肥噴施的比例與濃度,為生產實際服務。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所用基質為草炭、珍珠巖按照體積比2∶1配制而成;育苗盤為50孔黑色塑料穴盤;番茄品種為新西蘭1號。
1.2 方法
試驗于2016年2月在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梅家墩基地智能溫室進行,設9個處理,具體見表1,每處理3個重復。幼苗生長期為2個月,從齊苗之日算起,每隔15 d噴施葉面肥1次,共計3次。2個月后每個處理隨機選取15株,標記后單株測定株高、莖粗、葉片數、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計算出根冠比、壯苗指數[4,5],公式如下:
根冠比=地下部/地上部,
壯苗指數=(莖粗/株高+根冠比)×全株干重。
1.3 數據處理
試驗所得數據均用“平均值±標準偏差”表述,應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程序處理所有數據,并用其制表、作圖,運用SA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軟件的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施肥處理對番茄植株的株高、莖粗、葉片數影響
不同葉面肥處理噴施對番茄植株的株高、莖粗、葉片數影響情況見表2。由表2可知,齊苗2個月后,處理3的株高最高,為14.27 cm,顯著高于處理7和處理8(P<0.05);其他6個處理居中。莖粗最粗的為處理2和處理3,分別為345.07、346.27 mm,其次為處理6,再次為處理5、處理9、處理7、處理8,之后是處理4;處理1的莖粗最細,其與多數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單株葉片最多的為處理5,達8.87片;其次為處理3和處理4,再次為處理9、處理7、處理1、處理8、處理6;處理2的葉片數最少,其與部分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
2.2 各施肥處理對番茄植株干重的影響
不同葉面肥處理噴施對番茄植株干重的影響情況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處理2的地上部分干重最大,之后是處理6,處理3、處理5、處理9、處理1、處理8、處理4,最小的是處理7,處理2、處理6與處理7的地上部分干重差異顯著(P<0.05)。地下部分干重最大的是處理5,其次是處理3、處理1、處理2、處理4、處理6,處理7、處理8、處理9,處理5與處理7、處理8、處理9的地下部分干重差異顯著(P<0.05)。
2.3 各施肥處理對番茄植株根冠比及壯苗指數的影響
不同葉面肥處理噴施對番茄植株根冠比及壯苗指數的影響情況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處理5的根冠比最高,其與大部分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根冠比從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5、處理1、處理4、處理3、處理7、處理8、處理6、處理2、處理9。壯苗指數也是處理5最大,其次為處理3,其他7個處理顯著低于處理5(P<0.05)。
3 小結與討論
草炭是地質歷史時期不同程度分解的植物殘體的堆積物,它有機質含量高,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豐富營養成分,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保水保肥、刺激植物生長等特點[6]。王春麗等[7]的研究表明,苗期葉面噴施氮肥對加工番茄穴盤苗株高和鮮重增長量影響顯著,對單株葉面積增長量影響達極顯著水平。趙娜等[8]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方對番茄復合基質育苗的影響,結果表明,山崎番茄配方對番茄幼苗的葉展、株高、莖粗、干物重指標顯著好于其他3個處理,不過根冠比略低于對照,但也顯著好于其他各處理,因此篩選出了番茄穴盤育苗的最佳肥料配方。張志剛等[9]研究表明,隨基質養分添加量的升高,番茄幼苗根區基質養分含量呈增加趨勢,番茄種子出苗率、幼苗壯苗指數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其中基質養分添加量為60N-12P-60K時,培育的番茄穴盤苗質量較優,表現為出苗率升高、壯苗指數增加,分別比其他處理提高了18.54%~22.60%、2.07%~147.79%。董傳遷等[10]進行了不同用量控釋尿素、控釋復合肥對番茄和甜椒穴盤育苗效果的比較試驗,結果表明,與澆營養液、基質中添加普通化肥相比,添加等量控釋復合肥或控釋尿素的番茄壯苗指數分別提高了2.12%、22.95%和 4.47%、25.78%。
參考文獻:
[1] 鄧立寶,黃振文,馬 濤,等.廣西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區番茄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1):10891-10892.
[2] 李紅彥,裴孝伯,王 躍.硫酸鈉鹽脅迫處理對番茄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4):191-194.
[3] 陳 陽,林永勝,周先治,等.不同育苗基質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J].熱帶作物學報,2015,36(12):2149-2154.
[4] 孫運澤,孟 杰,韋德吹,等.轉光膜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J].農業工程技術,2017(28):62-64.
[5] 唐玉新,劉曉宏,徐華晨,等.適合機械化移栽的番茄穴盤育苗成苗標準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7):119-122.
[6] 蔣衛杰,余宏軍.泥(草)炭及其應用[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04(10):62-65.
[7] 王春麗,楚金萍,阿依夏木,等.氮磷鉀不同配比對加工番茄育苗質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4(14):14-18.
[8] 趙 娜,徐 晶,汪 磊,等.不同肥料配方對番茄復合基質育苗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0(24):49-50.
[9] 張志剛,臺連麗,李福凱.基質養分添加量對番茄穴盤苗成苗質量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6,31(S):302-305.
[10] 董傳遷,尹程程,魏 珉,等.控釋肥種類及用量對番茄和甜椒穴盤育苗效果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1):3248-3252,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