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娟
【摘 要】目的:為了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最佳的治療方法,以納洛酮、無創呼吸機為例。方法:本研究對象來自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治療的1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按照患者同意使用無創呼吸機方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研究組接受納洛酮+無創呼吸機聯合治療。結果:研究組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而言,納洛酮+無創呼吸機聯合治療方式能夠有效緩解病情,提高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加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納洛酮;無創呼吸機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7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一種可以預防和可以治療的常見疾病[1],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功能的衰弱,反復出現肺部感染,急性發作頻繁,其發病率隨之增長,所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統主要疾病之一。容易并發呼吸衰竭、肺性腦病、肺心病等,且老年人身體機能較差,往往患有各種疾病,治療難度較大[2]。本研究采用納洛酮+無創呼吸機聯合治療方案,并同常規治療方案進行對比,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4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對各種藥物無過敏、禁忌癥,積極配合治療,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64例;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74.4±3.5)歲;最短病程6個月,最長病程15年,平均病程(10.63±2.54)年。按照患者同意使用無創呼吸機隨機地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73例),經統計學分析得知,兩組一般資料數據對比未見差別,不會影響本次統計數據。
1.2 方法 入院后,醫務人員對患者呼吸、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予以重點監測。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方法,主要是對支氣管進行舒張治療,止咳化痰、解痙平喘,有效改善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癥狀,加強營養指導,合理運用抗生素開展抗感染治療,規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干粉劑吸入治療等。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納洛酮+無創呼吸機聯合治療方案,具體操作為:采用無創呼吸機對患者進行機械通氣,一般選擇S/T通氣模式,參數具體設定方法如下:氧流量為3—6L/min;呼吸頻率為12—14次/分;吸氣壓力為15—20cmH2O;呼氣壓力為4—8cmH2O。對患者動脈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進行細致觀察,盡量保持在90%以上,以此來作為吸氧濃度調節的根據。通氣次數為3次/d,2—4h/次,隨著病情的有所緩解逐漸減少通氣時間,直到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完全平穩。同時,將2mg納洛酮注射液混合于50ml0.9%氯化鈉注射液,然后持續靜脈泵入,泵入速度控制在5ml/h。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1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予以評價,評價內容為: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以及FEV1/FVC。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百分比%和均值±標準差(x±s)表示,并用方差X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據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FEV1、F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且各項指標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持續存在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中老年是主要患病群體。隨著醫療技術的日益成熟,藥物治療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西藥毒副作用比較明顯,使得患者耐藥性增加,治愈率逐漸降低。隨著無創呼吸機技術的發展,臨床逐漸采用無創呼吸機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效果比較明顯[3]。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納洛酮+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研究組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納洛酮+無創呼吸機治療方案,能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該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文富強,201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再解讀[J].華西醫學,2018,33(1):23—27.
[2] 黃穗華,蔣玲,鄧杰方.無創呼吸機聯合納洛酮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8(6):59—60.
[3] 文富強,201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再解讀[J].華西醫學,2018,33(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