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麗
【摘 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根治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醫院收治的HP感染引發的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給予相同的HP根治方案,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則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方案。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結果:觀察組在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提高HP感染所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84-01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是該病的一種特殊類型,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聯合用藥的方法進行治療,但該病容易反復發作[1]。因此,需要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提高該病的臨床療效。文章主要針對綜合護理干預在根治HP感染引發消化性潰瘍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醫院收治的HP感染引發的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齡為20~56歲,平均為(36.8±8.5)歲;病程為4個月~10年,平均為(2.1±0.3)年。對照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1例,女性59例;年齡為21~55歲,平均為(35.3±8.2)歲;病程為5個月~11年,平均為(2.4±0.5)年。本次研究入選標準:①經胃鏡檢查發現有消化性潰瘍且實驗室培養為HP陽性者;②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夠配合隨訪調查。排除標準:合并胃黏膜異常增生或惡性病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同的HP根治方案。
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則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方案,具體措施為:①心理護理:患者多伴隨腹疼,入院之后需要多與患者溝通,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為其介紹成功治愈的案例,提高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②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為其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包括患者的病情狀況、病因、預防措施、治療方案以及保健相關知識。由于該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需要加強衛生教育,讓患者注重個人衛生,避免交叉傳染;③用藥指導:為患者講解藥物的具體服用方法,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若出現不良反應需要立即告知醫護人員,盡可能避免停藥;④飲食指導:飲食需要以易消化的軟食或流食為主,保持少食多餐的習慣,避免由于食物造成的胃酸過量分泌,禁止飲用牛奶、濃茶和咖啡等飲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異常分泌而導致的胃腸潰瘍,該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在臨床中的發生率為6~15%,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2]。該病的臨床治愈率較高,但是容易反復發生,潰瘍癥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胃腸穿孔、大出血等并發癥。引發消化性潰瘍的原因包括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精神神經因素、HP感染等,但其中以HP感染引發的消化性潰瘍最為常見[3]。目前臨床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是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通過三聯或四聯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4]。但是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或是對該病認知不足,對于臨床治療與護理的配合度較低,影響了整體治療效果。因此需要采用相應的干預措施來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
隨著現代醫療服務改革的推動,傳統護理模式正逐漸向“生物-社會-心理”整體護理模式,采取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對于降低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潰瘍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5]。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疾病的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同時結合治療方案采取相應的護理策略,從而提高臨床醫療服務的質量。合理的飲食能夠有效中和胃酸,從而減少食物對于潰瘍的刺激,從而加速潰瘍的愈合[6]。而許多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并且由于飲食控制不當,導致該病反復發作,嚴重者甚至出現急性穿孔的癥狀。因此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為患者提供科學的飲食指導,例如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食物的選取等方面,能夠降低腹疼、黑便、嘔血等癥狀的發生率[7]。消化性潰瘍會引發腹痛,影響患者的食欲,這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患者在入院時可能出現較大的負面情緒。因此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為其提供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同時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要為患者提供科學的健康指導,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自身的飲食以及生活等方面多加控制,有助于提高該病的根治率[8]。
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在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提高HP感染所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秀波,黃英.綜合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6,27(13):2235-2236.
[2] 秦建梅.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8):47-48.
[3] 李秘,石海燕.護理干預聯合三聯藥物治療幽門螺桿菌性消化性潰瘍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2):21-23.
[4] 劉海棠.綜合護理干預在根治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2):1702-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