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要:候課就是指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提前1到3分鐘到達教室為本堂課的教學做好準備。候課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準備活動,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候課的主要目的是,穩定學生情緒,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學習中來。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為有序、高效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當教師候課成為習慣,才能有利于實現高效教學。
關鍵詞:候課;生本理念;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243-01
為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學校開展三分鐘候課活動的引領下,我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積極探索三分鐘候課教學模式。“候課”對更好地組織一堂課的教學,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很有好處的。我擬以復習《近代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這一專題內容為例,談談我對三分鐘候課的認識。
1.候課教學過程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是以英、美、法、德四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發展為主線,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發展的歷程。該部分的知識點理論性較強,特別是專業術語較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并沒有學習相應的政治理論,給該單元的授課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他們最怕這個單元的學習和復習,概念很多很抽象,記憶很難很痛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更好的讓學生強化對知識的鞏固,我在三分鐘候課時做了如下設計:
首先,指導學生自主背誦本單元的重點知識,同時安排四名學生代表到黑板前,將美國1787年憲法所體現的原則羅列出來,并結合學生的書寫加以點評。通過檢查來看,這部分內容學生基本掌握。
其次,結合學生的背誦情況,再選取三位學生代表,對其檢查背誦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查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這部分內容相對較難,學生識記的會有遺漏。所以,我又選擇讓其他學生為其補充,糾正,這樣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加強對難點知識的掌握。
最后,按照學習小組分配任務,讓小組長抽查本組成員的知識識記情況,并統計到歷史學科課代表手中,方便教師課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其余的同學,我積極引導學生同桌或者同組成員之間相互檢查知識點的落實情況。從而既能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將知識得以鞏固。
2.候課體現的教學理念
在新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改革精神指導下,我在候課當中力求貫徹如下教學理念:
大視野的課程觀:教師積極整合教材內容,立足核心素養的培養,拓寬教育視野,以全球史觀貫穿教學內容。在候課當中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視野、生活視野,從縱橫多角度比較問題,注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生本位的學生觀:結合我校“236”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大膽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全體學生以不同形式參與到課堂中來,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探究式的學習觀:教師在明確學習任務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相互激勵,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快樂式的課堂觀:一堂課,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才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認知體驗,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短短的三分鐘時間里,寓教于樂,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正式課堂學習,更好的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3.候課的意義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利用三分鐘候課時間,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從而能夠盡可能的擴大知識的檢查面,拓寬對學生的檢查范圍,使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既能使學生對于知識的識記明確了目標,也有了動力,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利用這三分鐘時間,通過學生背誦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間通過相互提問回答,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教師走到學生中間,也有利于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獲得了愉悅的課前體驗;也能夠穩定學生的情緒,提高了課堂時間利用率,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有利于更好的組織后面四十五分鐘的授課,使得學生振奮學習精神,激發學習熱情。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能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真正利于高效教學課堂的實現。
4.候課的反思
提前三分鐘候課,縮短了學生的課余時間,所以,教師在進行候課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巧妙設計候課內容,不斷更新候課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正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提前三分鐘進課堂,充分做好了上課的準備,課堂效益高了,所以看似短短的三分鐘,卻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三分鐘候課是一種實用性較強的教學組織藝術。“未成曲調先有情”這就是三分鐘候課的魅力所在。教師積極踐行提前候課,既能使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的狀態,又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課堂效率的最優化。當教師候課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的日常教學必將會更加完善,才能更好的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潘星娟.有效利用課前三分鐘,打造高效數學課堂[D].學苑教育,2011年.
[2] 馬葆基.試析教師候課的意義及策略[D].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