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濤 趙建軍
家兔養殖中,飼料成本占總成本的60%~70%。因此,飼料投喂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養兔場的經濟效益。
一、分段投喂
1.前期。即斷奶后1個月內的幼兔。由于此階段幼兔自身的生理特點,使其極易發生腸道疾病,特別是易感染大腸桿菌和發生球蟲病。此時最穩妥的辦法是降低飼料投喂量,以減輕幼兔胃腸道的負擔和降低發病率。即在30~35日齡斷奶時,飼喂量為50~55克/只。
2.后期。即斷奶1個月以后至出欄。此時兔子的發育基本成熟,胃腸道功能基本完善,食量基本固定,日投喂量肉兔為150~200克/只、獺兔為125~175克/只。此時胃腸道疾病與前期相比發生較少,飼養較為省心。
二、看表現投喂
就是根據兔子的采食情況來靈活掌握飼料的投喂量,使兔子保持更好的采食欲望。
1.采食速度。如料槽內的飼料,兔子在喂后2~3小時內吃完,則喂量適當;如料槽內飼料在喂后半小時內吃完,就可能會有兔子吃不飽。
2.剩料情況。如料槽內的飼料在下一次飼喂時還有剩余,就說明投喂量太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停喂1次料,通過饑餓的辦法,使兔胃腸功能恢復正常。
3.糞便變化。正常家兔的糞便呈橢圓形,有種特有的腥味,外被包膜。糞便排出體外后,包膜會很快干燥而貼在糞球表面,呈黃褐色或略帶黑色。如果糞便腥臭味較重,這是腸道異常發酵所致。如果糞便發黑、糞球比平時稍小,但質地正常,有一頭或兩頭稍尖,這是腸炎發病初期;如果糞便變硬、變小,如小米粒大小,表面黏膩成線狀排列,甚至肛門外都沾有糞粒時,這是早期腸炎的表現。如果糞便出現以上兩種情況,但兔子的精神還正常,此時就需請獸醫來診斷和用藥了,并減少飼料用量30%~60%,以減輕兔胃腸道的負擔。如糞便出現黏液果凍樣物或糞便成稀粥樣時,則是腸炎中后期,治療難度就比較大了。
4.采食欲望。到了喂料時間,兔子活躍,這是饑餓的表現,為正常現象。如出現許多兔子急不可耐而抓搖兔籠,就說明飼料的投喂量不足。如到了投喂時間,許多料槽中還有余料,兔子的反應不積極,甚至喂了料,卻有兔子趴著不動,不去吃料,這就說明飼料喂量過多或者兔子發生了胃腸道疾病,需查清情況后再處理。如是單純喂料過多,則只需減量飼喂即可。
5.巡檢反應。兔子吃完料后,兔子熟悉的飼養員白天到兔舍內巡檢時,如兔子的反應較為遲鈍,甚至連眼睛都不睜開,這樣的情況就說明投料量已足;如果兔子的表現為眼睛快速睜開,有扒料槽晃籠具的行為,則說明投料量不足。
6.逃籠比例。在喂料前,如果發現逃籠的兔子數量明顯較多,就說明投料量不足。
7.體況膘情。就是看兔子的膘情,主要是種兔和后備兔,要求膘情七八成最好。摸背部脊骨呈念珠狀,臀部肉細,為過瘦,需多喂;如背部脊骨稍顯,臀部肉實,為正常,正常給料即可;如臀部肉厚,說明太肥,則需要減料。
三、飼料的品質管理
1.提前備料。飼料要保證有適量的存貨,不能到飼料基本用完時再去購料。
2.飼料防霉。家兔對霉菌毒素極為敏感,只要飼料稍有發霉,就可使兔子出現霉菌素中毒,甚至出現流產、死胎等。因此,養兔場要設置專門的飼料房,并做好飼料防潮處理。存放的飼料與地面和墻壁要保持一定距離,不可直接在水泥地上鋪層塑料布來防潮,應該用木棍搭架來放置飼料。空氣太潮濕時,要用塑料布包住飼料,以免飼料吸潮而發霉。
3.防鼠滅蠅。做好防鼠滅蠅工作,以減少飼料浪費和防止飼料污染。
4.保質使用。要盡量縮短飼料存放時間。建議飼料存放時間以夏季20天、春秋30天、冬季在40天之內為宜,并在保質期內使用。將飼料存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以確保飼料品質。
5.密閉保存。開封的飼料,存放時要折口并壓實,以防污染和氧化等,不可暴露放置,以免被蒼蠅污染及吸潮。
6.調節飼料溫度。北方地區的冬季,通常室外氣溫較低,飼料如果在沒有保溫措施的舍內或是棚里存放,飼料的溫度也會很低,與兔子的正常體溫相差極大。如果這樣的飼料直接拿來飼喂兔子,就會使兔子的胃腸道受到較大的冷刺激,嚴重時可導致兔子發生胃腸疾病。因此,在北方地區的冬季,為防飼料溫度太低對兔子產生不良影響,就需提前對飼料進行升溫。即至少提前半天把飼料放在兔舍內,在飼料與兔舍的溫度基本一致時,再喂家兔,將飼料低溫的冷刺激影響降低到最低。夏季,飼料則需存放于陰涼處。
四、效果判斷
1.生長速度。家兔要有符合該品種應有的生長速度。如低于這個速度,就要考慮是不是飼料的營養不足,或是其他原因了。肉兔需要在70~75日齡左右出欄,日增重肉兔35克、獺兔25克為良;日增重肉兔40克、獺兔30克為優。如果在夏季,就是飼喂再好的飼料,兔子的生長速度也不會太快,最慢時甚至基本停止生長,這是由于天氣太過炎熱所致。
2.經濟的料肉比。即指投入飼料的量與產出兔活體增重的比例。飼料質量越好,兔子的生長速度就越快,料肉比就越低。料肉比肉兔為(3.0~3.5)∶1、獺兔為(3.5~4.0)∶1時,飼料的質量為良;料肉比肉兔為(2.5~3.0)∶1、獺兔為(3.0~3.5)∶1時,飼料的質量為優。
3.合理的腹瀉率。幼兔容易得胃腸道疾病,可以采用藥物來預防,同時適量減少飼料的投喂量,一般可降低投喂量10%~20%,以有效減輕幼兔胃腸道的負擔,使斷奶后的幼兔胃腸道疾病發病率降低。但減少飼料的供給量又會降低兔子的生長速度,因此需要在生長速度與胃腸道疾病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為減輕幼兔胃腸負擔,斷奶后的幼兔可降低飼喂量至每天40~50克/只;7~10天后,當幼兔的狀態穩定時,可每天增料2克左右,直到增加至每只每天125克左右即可。
(河北華辛飼料有限公司 劉杰濤 郵編:052360;河北省館陶縣農牧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趙建軍 郵編:05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