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摘 要】目的:探討程序化護理管理在急診孕產婦接診急救工作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隨機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6例急診孕產婦,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應用常規和程序化護理管理措施,依照醫院相關評定標準對護士的護理工作及比較兩組患者整個護理過程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護理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效果均明顯高于接受常規服務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標準。從而得出接受應用程序化護理的孕產婦,對于提高醫院服務質量,增強護士的綜合素質和責任感以及促進醫患關系更加和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孕產婦;產科;優質護理;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01
引言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及應用,人們對醫療技術水平及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婦產科護理是一個工作量及風險都非常大的護理過程,在護理模式向著更加科學人性化方向發展的同時,孕產婦的產前、產中、產后護理保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許多產婦經歷分娩后身心都受到巨大的傷害,基于此,在產科孕產婦中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力爭最大限度的減少產婦產后傷痛及提高其身心健康,對融洽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明顯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進行急救的孕產婦病例中隨機抽取36例,根據活動需要選取初產婦20例,經產婦16例;年齡在20-39歲,平均(26.93±4.53)歲;孕周為36-42周,平均(38±2)周。將以上不同類型產婦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其一般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其差異性不明顯,因而具有符合臨床比較需要。
1.2 方法 (1)準備及行動階段。醫院按照優質護理服務標準展開對護士人員的培訓,首先要提高全體護士對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視程度;其次要結合病患護理特點制定出詳細的護理實施計劃,從護理內容、實施方式、具體操作時間等方面進行實施,并分組操作,責任到人。從基本的護理服務到幫助產婦提高自我保健服務意識,同時要關心孕產婦的身心健康,尤其注意對孕產婦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對其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和基本常識護理技術傳授,消除孕產婦的恐慌心理,能夠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人生的這一重要時刻。(2)針對性護理。護士在開展實際工作時,要嚴格按照優質護理服務標準,結合每名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全新的技術和服務理念針對性的做好患者的臨床護理實踐工作,為孕產婦及新生兒提供全程、專業、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以護理實施計劃為指導,護士人員在做好孕產婦及新生兒基礎護理的前提下,向孕產婦宣傳健康分娩、自我護理重點、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結合孕產婦個人喜好以及科學飲食標準為孕產婦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并通過微信公眾號讓孕產婦隨時隨地了解相關知識;同時以微信群的方式讓孕產婦之間、孕產婦與醫護人員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以便醫護人員隨時掌握孕產婦情緒及心理變化,進而針對性的進行護理服務。(3)環境護理。將病房內溫度和濕度保持在一個舒適的范圍,避免強光直射病房。保持病房內環境整潔,各項基本生活設備能正常運轉,同時保持病房外的安靜和整潔,為孕產婦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及滿意度,對護理技能、護理態度分別進行評定,護理后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存質量進行綜合評定,在規定分值內,分值越高的則表示其護理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針對兩組孕產婦入院護理、住院全天護理以及精神護理和飲食護理后的孕產婦不同反應,對其護理后的診治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等各項臨床療效數據,均使用相關統計學軟件處理及檢驗方法進行檢驗評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孕產婦采用優質護理后護理滿意度、護理技能、護理態度、護理后生存技能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等各項得分情況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產科優質服務以動態管理、人性化服務為基礎,堅持以更好的服務患者為中心,力爭為孕產婦提供一個健康科學的醫療環境,達到提高產科服務水平,增強患者滿意度的目的。產科優質護理服務貫穿于孕產婦整個術前、術中、術后及出院后的康復過程,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隨時根據患者的身心變化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服務。通過對以上兩組不同的護理模式分析得知,在常規護理中,由于護理人員缺乏對孕產婦術前相關知識的宣傳,很多孕產婦直到臨近分娩時才初步得到相關知識指導,因此導致孕產婦在整個過程中其自我護理意識和相關注意事項明顯不足,因而其滿意度也明顯低于優質服務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優質服務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充分結合優質服務標準,對患者進行分娩知識宣傳、孕期重點護理及注意事項的指導,有利于孕產婦做好術前心里準備,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做好各項工作。在術中和術后細致的觀察患者病情和心理變化情況,對術后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及時監測和記錄,并合理搭配產婦飲食及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同時要加強產婦的會陰、乳房等相關部位的專業護理,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自我護理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通過多項實例表明,在產科實行優質護理服務,能有效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使醫患之間的關系變得和諧。本組研究通過對兩組護理模式的對比分析,發現優質護理組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和完成效果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從而表明,在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切實可行的。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醫院護理服務質量和水平,患者及家人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也顯著提高,同時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和生存質量都明顯提高,進一步降低了各種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在產科護理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陳春麗.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模型在乳頭凹陷產婦母乳喂養中的應用[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7,28(1):52-54.
陸永芬.行為轉變理論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6):66-69.
朱四清,魏進蓮,朱元娜,等.行為階段轉變理論在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恢復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6,37(8):1043-1044.
賁洪玲,宋璐璐,任彤,等.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在老年糖尿病腎病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5,22(4):62-65.
姚琴,王新春.雙層面健康教育在HIV陽性孕產婦圍生期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4):129-131.
杜文婷,婁小平,鄭曉,等.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疲勞非藥物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3):404-406.